本报记者 杨燕 北京报道
“减肥”正慢慢从一个社会问题变成大家关注的严肃医疗问题。
近日,国家卫健委联合16个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
就在这项方案官宣的前一天,被众多消费者戏称为“减肥神药”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商品名:诺和盈)减重适应症获批,诺和诺德股价上涨的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减肥概念股的多日上涨热潮。
随着减重适应症的获批上市,司美格鲁肽在国内的销售额接下来会表现如何,以其为代表的GLP-1赛道产业链上下游又有谁能分得一杯羹?
“缺货”的减肥神药
从临床或者医学角度来看,单纯地减肥并不是“减肥药”的目的,肥胖与200多种疾病具有相关性,尤其是跟很多慢性病关联性很强,因此减重不仅涉及美这个概念,更是关乎人类健康的重要话题。
礼来糖尿病与肥胖症部门执行副总裁兼总裁迈克·梅森(Michael Mason)在其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同样表示,仅在美国,就有370亿美元的直接医疗费用花费在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上,例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以及超过一万亿美元的间接年度成本,肥胖和超重的人的医疗保健费用是正常人的2.7倍。
值得注意的是,司美格鲁肽此次获批的适应症并非大众意义上的“减肥”,而是针对超重和肥胖症患者,有硬性指标要求,即初始BMI大于等于30kg/m2;或在27kg/m2至30kg/m2之间,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并发症的患者。
在此之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糖尿病适应症早在2017年就在美国上市,2021年4月在国内上市(商品名:诺和泰),并在当年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从减重这一品类来说,国内药企华东医药和仁会生物此前都曾有用于减肥的GLP-1类药物上市,但从销量来看,司美格鲁肽毫无疑问是当前减重领域的最大单品。
一季度财报显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这一通用名下的三款产品销售额约60.51亿美元,其中减重版本销售额为93.77亿丹麦克朗(1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与之争锋的唯有“老对手”礼来,旗下Mounjaro及Zepbound销售总额约23.24亿美元。
不过,由于此前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在国内尚未获批,导致和欧美地区两位数的同比增长相比,中国区域司美格鲁肽同比增长仅为个位数,国内很多有减重需求的用户各显奇招从各种渠道购入。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司美格鲁肽网售超1亿元。
对很多司美格鲁肽的潜在用户来说,减重适应症的获批意味着此后能在医院中买到这一“减肥神药”,不过,《华夏时报》咨询了北京多个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及减重科,对方均表示目前院内司美格鲁肽处于缺货状态。
随着GLP-1类药物的大火,“缺货”也成为限制此类产品销售量的全球性问题,伴随着礼来和诺和诺德节节攀升的财报数据,相应的投资建厂计划也是层出不穷。
此次诺和诺德减重适应症获批同时,就官宣了其计划投资41亿美元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克莱顿建造第二座生物制剂灌装工厂,以扩大产能的消息。2024年3月份,诺和诺德同样宣布在天津投资约40亿人民币用于无菌制剂扩建项目。
摩根大通分析师曾表示,预计2030年整个GLP-1类减肥药市场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这一数字比此前对这一市场的预测提高了一倍。
谁能分得一杯羹
从2005年至今,GLP-1已经经过了4次迭代,这一领域当下的火爆现状,其实正展示出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当一个新的靶点开始应用于临床时,其临床应用的场景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被完全地开发,很多发现是基于药品上市后临床专家和科学家对这一靶点不断研究的基础上,才会不断地扩展其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
在糖尿病治疗同时“兼职”减重的治疗选项上,GLP-1类似物几大明星产品在过去的一年狠刷了一把存在感。国内同样热火朝天,这把火从上游的原料药一直烧到辅助用品,似乎沾上“减肥神药”二字就走上了致富的通天大道。
一位药企研发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成熟的GLP-1类药物新增减肥适应症的操作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出一款best in class的产品出来,尤其是用在减肥这一适应症上,需要过硬的数据来打开市场销路。
天风国际相关研报中显示,截至2023年8月份,共有106个GLP-1类减肥新药的临床试验项目,其中中国企业占比约40%。辉瑞、诺华、安进、韩美制药、信达生物、华东医药、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都有相关产品在研,进度不一。
銘丰资本合伙人王莘亮表示,GLP-1领域单纯产能的提升是一个工程化的问题,本身技术难度不是特别大,难的是业界对于GLP-1行业既要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去扩大产能,又要以很低的成本去生产,还要保持非常高的纯度,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需求才是目前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的瓶颈。
如果梳理当下市场上整个产能的基本情况,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王莘亮提到,类似化学合成法和生物表达法两条技术路线之间的竞争,两边都在很努力地用新的技术来降低各自的成本,这也是整个行业不断往前推进,去扩大产能,降低成本的一个趋势。
最初“减肥概念股”爆火之时,涉及的上市公司多为多肽产业链上游提供原料药或CDMO服务的药企,以及部分在研管线中有GLP-1类似药的公司。王莘亮强调,沿着这个思路再往上游看的话,接下来可能会给一些相关的基础辅料带来一些投资机会,包括一些氨基酸和脂肪酸侧链等相关的行业,还有注射笔相关的公司,都获得了非常多的一级市场的持续关注。
对于未来GLP-1药物类产品可能的多适应症的临床应用。糖尿病作为代谢病的一种,高血糖本身并不致命,其并发症对于全身的损害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见习编辑:邓舟羽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