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7/20240703135312V1UuUQTXje.jpg

三千亿元浦银安盛“换帅”背后:权益类基金不足100亿元,业绩大面积亏损

邱利 陈锋 2024-7-3 17:20:00

本报记者 邱利 陈锋 北京报道

近日,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浦银安盛基金”)披露了一则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公告显示,原总经理郁蓓华因个人原因离任,由张弛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离任浦银安盛基金的郁蓓华,是掌舵公司近12年的元老级人物,带领浦银安盛一路成长为千亿级公募基金,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权益类基金规模仍不足100亿元。对于新总经理张弛的到来,能否改变浦银安盛基金“偏科”情况,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权益类投资短板凸显

公开资料显示,浦银安盛基金成立于2007年8月,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中法合资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前两大股东分别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法国安盛投资管理公司。

成立近17年以来,浦银安盛基金的发展较快,特别是在原总经理郁蓓华任职期间,公司资产规模实现了大幅增长。Wind数据显示,2012年郁蓓华加盟浦银安盛基金,随后公司基金规模逐步攀升,从2014年三季度末的102.20亿元一路飙涨至2017年三季度末的1010.56亿元,突破千亿大关。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浦银安盛基金旗下共有107只公募产品,基金整体管理规模为3570.24亿元,在全市场排第26位,但支撑其排名的主要是固收产品,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不足100亿元。

另外,营收和净利润也在下滑,2023年全年浦银安盛基金实现营业收入12.83亿元,同比减少0.54%;实现净利润2.95亿元,同比下降11.94%。

一位基金行业资深从业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银行系公募基金往往具备天然的渠道优势,因为作为母体的银行,本身资本实力雄厚,拥有资金和客户资源,还具有广泛的分支网络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体系,便于基金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但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传统上偏重固收类产品,其投资文化和团队建设偏向于低风险、稳健型投资,所以银行系公募基金普遍存在债强股弱的偏科现象。

“迷你基金”扎堆

整体来看,作为一家“银行系”公募,浦银安盛基金存在“重债券、轻权益”的特征。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浦银安盛基金的管理规模为3570.24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规模为1974.02亿元,债券型产品规模为1451.65亿元,而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合计仅有97.63亿元,占比不足5%。

具体来看,浦银安盛基金旗下有13只股票型基金(AC类份额合并计算),全部为被动型产品,规模多是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剔除今年新成立的基金,截至7月2日,仅有2只基金成立以来收益为正,其中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联接A、浦银安盛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60.89%、-53.21%和-46.04%。

再看混合型产品,浦银安盛基金旗下有32只,基金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占比约为三分之二,且成立以来收益为正的产品数量占比不足一半,最高累计跌幅超过55%。

从基金规模和业绩表现来看,浦银安盛基金存在“偏科”现象,权益类产品是其一处短板。对于如何弥补短板,提升权益类产品规模和实力,实现公司均衡发展的问题,《华夏时报》记者7月2日联系了浦银安盛基金并发送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具体回复。

原贝莱德基金张弛“接棒”

此次接任浦银安盛基金总经理一职的张弛,拥有丰富的国资银行和海外资管机构从业经验。

公开资料显示,张弛于1972年6月出生,曾在华安基金和中国建设银行就职,后担任过光大保德信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市场总监、泰康资产副总经理、贝莱德基金首任总经理等职务,现任浦银安盛基金董事、总经理之职。

事实上,总经理是一家公募基金的“灵魂人物”,总经理的变更往往会对公司发展战略、投研文化等产生影响。

从张弛过往丰富的履历来看,此番履新浦银安盛基金,也让业内对他和这一银行系老牌公募基金的“化学反应”充满了期待。而在巩固自身固收领域的同时,如何弥补公司权益短板,也成了新总经理面临的问题。

浦银安盛基金表示,公司将在新任总经理的带领下,继续秉承稳健专业合规的经营原则,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持续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积极促进公司及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公募基金高管变动,主要原因包括个人寻求自身发展主动调整、公司战略方向调整、业绩考核不达标或没有达到股东预期等。高管层的人事变动,一方面可能为公司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一些不稳定性,对公司决策的连续性造成影响,毕竟新的高管到任后,还要适应一段时间,未来其管理风格能否与新公司适应,产生共振的效果也是关键。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