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202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走到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跨过了十万亿元台阶,新质生产力加快生长,产业联系也日益紧密。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09.8%,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已超1万家。
7月13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支撑,更是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重要着力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堂林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未来,京津冀三地应借鉴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探索京津冀“产创飞地”发展路径。一方面,北京要依靠津冀既有的产业基础,在环京地区建设产业飞地;另一方面,津冀也要依靠北京的招商环境和创新要素优势,在京建设反向飞地。
探索建立产创飞地
“要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在此背景下,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支撑,更是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重要着力点。
《报告》指出,京津冀产业定位与分工日趋明晰,制度设计日趋完善,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例如,2023年5月,工信部会同发改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以及三地人民政府共同编制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走向纵深的8个重点任务; “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成,北京的创新资源加速辐射至津冀,过去十年间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逐年攀升,2023年达到748.7亿元,占流向外省份总比重的15.1%;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网络安全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规模持续扩大,京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廊道、京保石新能源装备产业廊道等五大产业廊道发展基础良好。
但与此同时,三地产业发展差距仍然较为明显。2022年,北京高技术企业存续数量是85.71万家,是天津的5.67倍、河北的2.65倍。叶堂林建议,应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创新岛、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等成功建设和运行经验,布局“研发在京,产业在津冀”的双向飞地。
北京要做好前期考察工作,梳理自身亟须发展空间且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初步形成飞地产业调整目录,由地方政府牵头协商建设产业飞地试点。津冀则可以通过租赁北京存量楼宇,有选择性地引入具有内生性增长动能的、与自身产业具有强关联性的创新企业,还可以建立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利用北京人才、技术、共享科研设备等创新资源,加强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优化环京通勤圈
随着产业联系增多,京津冀三地的人员往来也日益密切。尤其是在交通一体化的推进下,产业人群在三地之间通勤正在变得更加便利。“回天津非常方便,有时候我和同事一起下班,我都已经到天津了,她还在回家的地铁上。”一位通勤人员说。
据悉,京津冀区域内高铁总里程已经由2014年的1284公里增长到2624公里,“1小时交通圈”初具规模,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交通圈基本形成;京雄、津石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津冀三省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超1.1万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40多条跨省公交线路实现常态化运营,开通京津冀多个地区定制快巴,打造“1小时环京通勤圈”;京津、津石地铁实现App支付互认,北京西站、天津站在全国率先实现国铁与城市轨道安检互认。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伯正在《报告》发布会上向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表示,目前三地正在编制《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进一步优化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特别是针对环京通勤圈。“环京地区居住了大量在北京上班、在周边居住的年轻人,这些人是北京的人口福利,下一步我们要把通勤这个问题实实在在解决好。”他说。
“过去的十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是夯基垒台、落子布局,重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2月底,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表示,下一步将围绕解决北京“大城市病”,更加注重在疏解过程中提升。“疏解不是简单地搬迁到雄安或者搬迁到哪个地方,比如央企疏解,就应该在企业的体制机制、业务范围、科技创新等方面有所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疏解带动天津、河北的发展,也才能实现协同发展。”他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