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
随着猪肉价格上涨,头部养猪企业正在逐步走出行业“寒冬”。
根据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陆续发布的业绩预告,A股养猪三巨头中只有新希望上半年仍在亏损,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已实现扭亏。
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大上市生猪养殖公司均在二季度实现了盈利,其中牧原股份二季度至少净赚超过30亿元,温氏股份的净利润应不少于24.86亿元,连尚未扭亏的新希望也盈利了7.5亿元。
“多家上市猪企在二季度实现了盈利,这反映了生猪养殖行业的整体回暖趋势。从数据上看,这些企业的盈利主要得益于生猪出栏量增加、生猪销售均价上升以及养殖成本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宏观面上,猪价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后,近期迎来趋势整体性上涨,为猪企盈利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也是行业回暖的积极信号,体现了猪企在应对市场波动、优化养殖结构等方面的成效。然而,也需关注盈利的可持续性,以及未来猪价走势和养殖成本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二季度养猪挣钱了
今年以来,生猪养殖行业的回暖明显。截至7月第二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已从年初的14.63元/公斤攀升至18.52元/公斤的水平,其间二季度涨幅明显。在三大上市猪企每月的生猪销售简报中,商品猪销售均价更是实现了连续六个月回升。
在此情况下,三大上市猪企的上半年业绩预告集体报喜。根据牧原股份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7亿元至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19%至132.38%,公司上年同期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约27.79亿元。同样扭亏的温氏股份,预计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2.5亿至15亿元,对比去年同期,温氏股份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约46.89亿元。三大上市猪企中,尚未扭亏的新希望也实现了同比大幅减亏。预计2024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2亿元,实现净利同比减亏超五成。
而结合各公司一季度的数据可以算出,牧原股份二季度至少净赚超过30亿元,温氏股份的净利润应不少于24.86亿元,连尚未扭亏的新希望也盈利了7.5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三大上市猪企主要提及了养殖成本的下降、肉猪销量的增长、销售价格的上升这三大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走高的生猪价格虽然改善了企业的盈利状况,但也暴露出猪价波动性对猪企的影响性。在猪企业绩受市场波动明显的情况下,生猪市场下半年的行情变化颇受关注。生猪价格会越走越高吗?
“下半年生猪价格会震荡上行,因为育肥猪市场供应能力会持续下降,但二育和压栏等市场投机行为会放大市场波动性。一方面产能去化的成果将不断显现,自2023年开始的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会转化为2024年育肥猪市场供应量的持续缩减,有利于推动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在利润刺激下,以压栏和二次育肥为主的市场投机行为日趋活跃,会在前期造成育肥猪供应的结构性短缺,而在后期集中出栏时又造成供应的结构性过剩。这样就显著放大了猪价的波动性。”布瑞克农业大数据高级分析师徐洪志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降低负债是关键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今年生猪市场有所回暖,但此前各大猪企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一再走高,当下各大猪企的负债率问题依然存在。
袁帅指出,当下猪企仍面临负债率高的问题,这会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负债率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降低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引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此外,高负债率还可能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进一步限制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猪企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负债率,包括优化资本结构、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盈利能力等。
事实上,三大猪企当下均对自身负债问题有所关注,纷纷在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及“降负债”。
牧原股份表示,随着生猪市场行情的好转及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公司今年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情况将有较大改善,具备降低负债规模的客观基础。此外,公司经营策略已转变为稳健增长,随着公司产能建设逐步完成,未来每年资本开支也将控制在较低水平。公司会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不断降低整体负债规模以及杠杆水平,优化债务结构和财务状况。
温氏股份提出,近几个月生猪价格上涨,逐步覆盖公司生产成本。但整体来看,目前实现盈利的时间尚短,公司将优先考虑偿还一定的有息债务,降低资产负债率,保障公司运营安全。同时,公司以“降成本、保盈利”为首要目标,重点考虑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待盈利有效弥补往期亏损后,再去考虑规模扩大。
新希望则认为,公司二季度盈利明显改善,就能直接帮助改善负债率,预计二季度末能恢复接近去年底的水平。且公司预计经营改善将带来三四季度盈利提升,今年底的目标是资产负债率降到70%以内,明年计划降到65%以下。定增的发行在全力推进,二季度推动进度会整体加快。还有一些资产也在引战过程中,包括育种引进国家的一些基金,还有其他产业也会引入一些战略投资人,降低资产负债率。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