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08/20240820110650LZEzzTtMcR.png

药品全终端增速放缓下的冷思考:直面存量市场天花板,医药产业亟需探索转轨新路径

杨燕 2024-8-20 12:46:15

本报记者 杨燕 北京报道

一系列数据发出明显的信号,医药行业增速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仅为2%,显著放缓。受此波及,各类CXO企业正经历营收、利润及市值的多重下滑压力。中康产业研究院的预测更为严峻,全年药品全终端增速预计降至4.9%。实体药店的经营环境日益严峻,药品品类全年增速预计仅2.9%,B2C市场增幅也收窄至6%,含非药在内的全品类基本停止增长。

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西普会上,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作为大会主席,深刻剖析了当前医药行业的现状。他指出,以医保支付为主,满足基本就医用药需求的存量市场天花板已经清晰可见,市场向低价区转移趋势明显,价格竞争成为基本手段,内卷程度持续加深,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大。

吴瀚认为,中国的医疗健康市场总体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产业在同质化竞争和强监管的压力下进入了转轨期,走进了淘汰赛阶段。产业把握迭代的健康需求,以创新提升价值创造,已迫在眉睫。

增长乏力背后

在过往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医疗大健康产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一路向上,医疗产业在技术研发、临床应用和市场拓展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行业生产力和创新力有目共睹。

在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中,同样不能忽视国内医药健康产业正面临着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康科技副总裁李俊国对《华夏时报》记者提到,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民众对健康的需求也到达了历史最高点,但同时医疗健康产业的提升却是低迷的,究其背后原因,在于医疗健康的供给问题。

尽管健康产业正经历存量市场的天花板,但必须清晰地看到,产业增长乏力的背后,是海量未被满足的健康需求。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出现,预示着健康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随着产业进入淘汰赛阶段,面对存量市场的压力和挑战,创新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在严肃医疗领域,市场对创新药依然保持旺盛的需求;在大健康领域,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健康护理市场存在显著的供给缺口;抗衰需求日益旺盛,并趋向年轻化和个性化,但当前供给明显不足,部分需求外流至海外市场;包括慢病服务在内的专业服务领域缺乏全面解决方案,服务对产品的拉动效应亟待提升。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变革,是健康产业实现“破与立”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研发、生产,还是在服务与业务模式创新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率,更为构建以C端为中心的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提供了基础设施,为服务驱动产品、为院内外联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服务创新同样不可或缺。随着慢病发生率和共病率的持续增长,以及肿瘤患者逐渐慢病化,对新型服务的需求愈发强烈。吴瀚指出,目前患者得到的更多是来自院内的基本医疗用药服务,全面解决方案服务的供给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药店作为院外服务的重要环节,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整合资源和创新服务模式,来满足患者的需求,这一转变将是推动医疗健康服务迈向更高水平、推动市场增长的新动力。

在需求有效满足的基础上,控制社会卫生总成本的过快增长实际是一个世界性的医改难题,且医药健康产业的降费增效的难度高于其他产业。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医改重心在于扩大医疗服务可及性与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等。我国的医疗政策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但目前仍需要面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看病贵、商保覆盖不足、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

李俊国强调,我国“三医联动”已持续推进几年,虽然各板块的改革进度尚参差不齐,但对医药健康产业的影响已经明显在市场各参与方的业绩中体现出来。

健康需求迭代将成关键驱动力

“研发创新无疑是医药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吴瀚表示,随着医保基金对创新药支付的快速放大,创新药的市场准入和患者可及性显著提升,为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2016年《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政策发布,我国医改也随着一致性评价的开启,推动医药领域实现“腾笼换鸟”、降本增效。

一方面,国产仿制药质量提升且加速替代原研,医疗费用降低,代表着医改的“降本”,而将一致性评价与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相结合,使中标品牌在院内渠道销量快速增长,同时大大提高采购效率,则意味着“增效”。

但李俊国指出,一致性评价与药品集采关联后,在医保价格上能带来的实际优势程度还有待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改革的深入也推动创新药研发标准的快速提升,通过政策强力驱动实质性的创新,医药健康产业的高水平重复泡沫被挤破。

从实际成果来看,创新药零售市场增速超过20%,已成为份额最大的品类。中国创新药领域已经进入收获期,众多新药获批上市,不仅推动了制药企业的发展,更为商业渠道带来了增长动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仍然较低,仅为7.1%。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健康产业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在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更需要积极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扩大内需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应积极推动国家政策支持扩大健康消费,积极推动政策支持商业健康险发展,提升商业险在医疗支付中的比重。

李俊国强调,在相关支持政策的强力驱动下,创新药研发创新成果初显,但创新药生态构建还任重道远。

见习编辑:邓舟羽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