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支持组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推动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9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央企由若干家相关领域的央企共同组建,这种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股东资源,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也有利于资源共享,集约使用。此外,这种模式与设立国有独资公司模式相比,更有利于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
国资委官网显示,目前央企共97家,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将成为第98家央企。
进展首次披露
记者注意到,这是官方层面首次正式披露“中字头”资源循环利用集团的成立进展。
市场消息称,这一新央企总部将设置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将于近期挂牌成立。出资主体包括天津市政府、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等,计划组建资金300亿元。
其中,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废塑料循环利用,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中国宝武的废钢资源回收业务有望整体并入,为后续推动再生循环利用提供实体支持。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本轮央国企重组整合显著提速,展现速度快、节奏稳、力度大等鲜明特征。此举旨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化专业化整合,进而实现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通过重组整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还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针对新组建的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的业务,赵辰昕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构建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持续畅通资源回收利用链条,推动实现“去旧更容易,换新更便捷”。
赵辰昕进一步指出,首先,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进一步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其次,强化生产者责任延伸,支持企业建设回收废旧产品的逆向物流体系,推进退役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高效利用。同时,支持组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推动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最后,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完善相关资源进口标准和政策,构建国际化回收循环利用更大的体系。
据悉,这也将是天津唯一一家一级央企,也会成为推动中国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力量。
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崛起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多项绿色低碳政策,高度重视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战略价值。这些举措不仅彰显了我国对环境保护的坚定决心,也标志着绿色低碳发展迈入新阶段。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包括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等举措。
再到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加强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处置供需对接;开展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加强工业装备、信息通信、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回收利用;建立重要资源消耗、回收利用、处理处置、再生原料消费等基础数据库。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构建起庞大的回收体系,约15万个回收网点与1800座大型分拣中心并肩作战,有效弥补了过往回收网络的短板,为资源循环利用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同时,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60个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重点城市及10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如火如荼开展,不仅促进了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的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更引领着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已攀升至59%,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十大类主要再生资源的年利用量更是逐年攀升,其中废钢铁的年利用量已突破2.6亿吨大关。
这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领域的深厚实力,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业内人士指出,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作为实现碳中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正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与行动指南。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能够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为地球减负,为未来蓄能。
民生证券认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在即,资源循环利用计划进一步得到落实,建议关注有利于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再生材料产业。
华福证券则表示,支持组建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加快“换新+回收”模式建设,有望完善我国资源回收体系,推动提升新、旧固废资源回收及再生利用水平,促进多产业资源整合,打造资源“第二矿山”,对我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