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梦雪
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开放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征。10月27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4上海苏河湾大会上,原中国银监会主席、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表示,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同时对“五篇大文章”作出了重要部署,这五篇大文章构成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内容,也为下一步金融对外开放与加强金融合作指明了方向。
具体实践层面,尚福林指出,一是在科技金融上抓紧补齐短板。我们自身在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的同时,也要学习国外运用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等金融工具,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破除现有金融业务模式与科技创新需求不匹配,风险回报方式与传统信贷要求不匹配等制约短板,真正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二是在绿色金融方面积极探索服务双碳目标与适应ESG理念新要求。ESG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度契合。绿色发展是ESG实践发展的基础。金融领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我们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途径。
三是在普惠金融方面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这些年努力,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走在全球前列,积累的小额信贷、微型金融等金融服务经验,特别是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成果值得总结。在“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发展中国家开展金融合作中,能够帮助共同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进而有助于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
四是在养老金融方面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目前三支柱的大约构成是:第一支柱社保基金7万亿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2.8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2万亿元,按最大口径计算,养老金占GDP的10%,这个比例并不高。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2022年末OECD国家平均比例为81.3%。下一步,中国还需要大力建设第三支柱,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是在数字金融方面有望弯道超车。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全球金融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数字技术革命的机遇,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
最后,尚福林强调,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国际监管合作与监管规则体系至关重要。未来,仍旧需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和国际监管标准规则制定。同时,坚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编辑:孟俊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