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411/20241127151805Wu1YXMvtcr.jpg

彭霖倩:一颗“甜饼”,为听障儿童和女性发声|无障碍奋进者好故事

周南 2024-11-27 15:52:41

本报记者 周南 北京报道

7岁之前,女孩甜饼想成为一名钢琴家。7岁之后,甜饼耳中的世界却因为一场高烧归于沉寂,没了声响。

然而24年后的今天,《华夏时报》记者看着甜饼发来的照片,双眼清亮,笑容明朗,并不觉“沉寂”。隔着照片也感觉得到扑面而来的灵气,竟确实应了那句——“你看起来好动听”。

“甜饼”是彭霖倩的绰号,“你看起来好动听”则是她所创办的重庆两江新区知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服务中心”)的订阅号名称。从2019年进入公益听障领域,到创办声随形动(重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服务中心,她持续为听障人群发声,为无碍奉献有爱。

在了解彭霖倩的过程中,记者看到,一位听力残障女性,活得掷地有声。

创办企业,“你的未来无限大”

进入公益听障领域之前,彭霖倩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做内容编辑,凭着过硬的作品和不懈努力,她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就跃升为主编。

但彭霖倩并不觉得满足。事实上,虽然有助听设备的辅助,但行业高压之下,因始终无法像健听者一样做到密集、快速地交流,彭霖倩的内心难免焦虑和孤独,她觉得自己很难真正融入其中。这样的“难以融入”不仅发生在彭霖倩身上,一次偶然间,她听闻自己一个艺术天赋极好、获过很多奖项的同学因听障只能去连锁酒店应聘保洁时,她心里是说不出的难过:因为听力障碍就要去做一份与之才华不对等的工作,难道我们就该如此吗?

自己和他人在职业、生活中带来种种的冲击,让彭霖倩对未来产生了更多思考,也让她更加明确“我们真正的需求是与社会相融”,她决定以听障群体为服务对象,自己创业。

2.jpg

2019年,经过长达一年的调研后,彭霖倩创办了她的第一家商业公司——声随形动(重庆)文化传媒(下称“声随形动”)。随着工作的深入,彭霖倩也进一步认识到,所谓“听障群体”其实很复杂,其中涉及不同的语言归属、身份认同等各种差异,需求也随之各异——因而,居高临下地拯救和改变并不可取,姿态放平地理解、融入和“包容性意识”才是为听障群体做服务设计的底层意识。

为此,公司通过创建“成长课堂”“社会实践与非遗传承”和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产品销售,为听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支持。带领听障人士设计创新性产品为学校、企业、组织提供营销和无障碍服务,关注残障人士就业,陪伴听障者融入社会;坚持以商业向善的方式,打造“目之所及”听障就业赋能平台,通过推广平台和产品,倡导包容性设计。

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支持至少15名听障人士稳定就业,累计培训了3000名听障大学生。公司通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来实现机构的核心理念——“你的未来无限大”。在公司运营期间,接连获得了社创之星全国铜奖、未来教育赛道银奖、全国优秀创业创新奖项。

Know Deaf,助力听障儿童成长

在公司通过设计与传媒业务有所盈利后,彭霖倩发起了公益项目“KnowDeaf(知道聋人)”,以此支持公司的线上公益活动。

2020年7月,彭霖倩经过走访调研,发现重庆地区的残障青少年无法获得平等的文化娱乐活动参与机会,社会偏见导致的污名化在多个地区依然存在,融合教育的需求十分紧迫。于是,她发起了“爱融绘本养育课堂”——一个旨在帮助听障家庭家长掌握有益听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养育观念的项目启动。

3.jpg

“我们的父母,大多数是第一次当听障者的父母。他们倾尽所有去治疗我们的耳聋,并不是把听障当成残疾,是比任何人都希望我们能够过上好的生活。因为在主流环境里,成为少数群体,太孤独,也太痛苦了。”彭霖倩在《爸爸妈妈很爱我,但依旧称呼我为聋哑人》一文中如此写道。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彭霖倩深知,听障者的成长对于整个家庭而言都是挑战,因此她希望该项目为听障父母提供更多支持。

2020年9月,在项目获得重庆两江新区创新公益大赛第一名后,彭霖倩利用7万元奖金创办了重庆知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称“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以陪伴成长为核心概念,积极策划线上线下听障青年教育和聋健互融活动,面向学校、企业、组织和家庭等展开。同时为听障与听人群体提供听障信息无障碍服务,陪伴他们融入社会的同时,用能力打破社会对听障群体的污名化。

“爱融绘本养育课堂”也随之走得更远。自2020年9月执行以来,团队共开办6次线上公开课,推荐百余种绘本,受益人数达7254人;团队共设立线下艺术工作坊6次,受益人数达110人;组织专家精选40余本绘本,邀请专业的手语翻译老师参与制作,共产出一对一的双语绘本阅读引导视频40余则,覆盖社区达27处。经评估,项目服务覆盖面达80%以上,服务满意率达90%以上。项目还获得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和重庆市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川渝妇女儿童公益项目大赛总赛区一等奖、重庆赛区一等奖。

其间,2020年,为延展绘本的艺术疗愈价值,服务中心还与20余家机构共同举办了旨在展示残障儿童艺术作品的“流明儿童无障碍艺术节”。该艺术节将征集60名残疾儿童的画作在艺术展上展出,活动期间为3000名残疾儿童提供艺术教育活动。

她说,未来,她希望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无障碍绘本阅读角,定期举办融合艺术教育活动。同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作为导师,与业内学者共同探讨儿童无障碍艺术的发展与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疫情期间,她带领团队发起了“听力障碍流行病预防和援助小组”,该小组利用社交媒体,通过手语翻译、语音描述和图形视频在快手、抖音等平台发布,让听力障碍者和视力障碍者通过这些平台获得重要信息。

回顾这些年,彭霖倩直言挑战与机遇并存,但也正是在这些磨砺中,她和她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残疾人赋权。“命运就是很奇妙,最初不想做公益机构,后来还是做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我们的公益项目有了更多落地的机会,我也可以做更多的行动。”彭霖倩说道。

“掌控自己的人生”,为残障女性赋权

2022年,随着机构收到残障女性的家庭暴力求助邮件,彭霖倩意识到残障女性遭受暴力侵害后面临多重困境,而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和阻止暴力的发生,对这个群体尤为重要。

于是她开始积极组织为残疾妇女提供身心健康支持项目,如反家暴支持、生殖健康教育、就业支持等。最终,在中国举办了一场开创性的残疾妇女反对性别暴力艺术展。这次活动将健全和听障女性艺术家联合起来,吸引了2000多名观众。

而在残疾妇女身心健康项目中,彭霖倩极其关注重庆低资源地区的妇幼健康问题,尤其重视残疾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教育。她致力于通过数字创新搭建无障碍数字科普平台,通过动画普及和宣传子宫保健、子宫疾病预防与检查、性与生殖健康等知识。同时为残疾儿童提供适龄保健知识,满足残疾妇女儿童多样化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整合培训、教育、服务等环节,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链接相关资源,构建残疾妇女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扩大项目影响,增强项目的可持续性。

同时,她也积极关注残障女性的身心健康教育和权益维护。2021年,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她与合作伙伴联合制作了全国首部《性教育手语微词典》,并开发了46个性教育术语的手语讲解视频,点击量累计超过1万次。此外,她还通过举办“希音计划——手语性教育工作坊”,为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特殊学校教师提供培训讲座,惠及全国6所特殊教育学校。

彭霖倩还与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中国办事处合作,编写了《听障女性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手册》。2023年,她携手机构为全国残疾妇女举办了8场身心健康讲座,共有240名残疾妇女受益。

4.jpg

此外,在就业这一大框架之下,残障女性的权利需要得到更多支持。彭霖倩表示,近年来,女性在各个领域担任领导者的比例都有所上升,已经有不少女性在商业、科研、公益、创意等领域以领导者的身份大放异彩。然而,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高层领导岗位上的比例仍然偏低。且女性在担任领导者时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例如在家庭事业是否能平衡的话题上,向女性提出的频率总是高于男性。“纵观当下女性的就业环境,依然存在偏见和歧视,相比之下,残障女性的就业环境更不理想,各种偏见和歧视、污名化导致残障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她希望以自身的实践经历呼吁大家关注无障碍环境的建设,给残障人士提供更包容、平等、多元的就业机会。“无障碍不是织一个以爱为名的网,把残障人士罩住”,而是应该尊重每一个人。

为此,彭霖倩紧随《“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和《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相关政策,带领机构与当地企业、机构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挖掘残障女性的就业潜能,丰富残障女性就业渠道的多样性;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提升残障女性的就业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她希望社会更多关注残障女性的职业潜能,挖掘残障女性就业技能,树立就业自信与效能感,促进残障友好的就业环境。

“听障者只是被命运指定充耳不闻的那批人。除了听,他们什么都能做,他们依旧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彭霖倩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因上述种种先后获评2021年“重庆市妇联巾帼奖”、2022年“福布斯 U30”和 2023年“重庆市创业先锋”。

时间不止,彭霖倩为无碍奉献有爱的“动听人生”依然在继续。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