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波兰人的底色

作者为空的文章 2012-7-3 20:36:00

   关于波兰人的描述不少,但总给我们一种比较遥远、模糊的感觉。而诗人的声音总是最准确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那让我们听听切斯拉夫·米沃什的诗吧。
    “儿子呀!朋友已经把你忘记,同学们谁都记不起你,未婚妻生下了孩子,她在夜里也不会想你,他们在华沙建起了纪念碑,可是却没刻上你的名字。只有母亲,她活着的时候,在惦记你……”
    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出生于立陶宛一个贵族家庭,当时立陶宛仍属于波兰版图。当地语言混杂,米沃什的家庭从16世纪起就说波兰语。因此尽管一生漂泊不定,并精通好几种语言,米沃什仍把波兰视为祖国,并坚持用波兰语写作。他曾说:“我是一个波兰诗人,不是立陶宛诗人。”
    波兰前总理马莱克·贝尔卡称米沃什为“伟大的波兰人”。贝尔卡评价米沃什道:“用他的心灵和笔,他给我们指路,解析现实,并敦促我们行善。”  
    基耶斯洛夫斯基1981年拍了电影《盲打误撞》:剧中韦德克母亲早逝,他在父亲的抚养下长大,并按照父亲的意愿考入医学院,准备成为优秀的医生。一天,他接到了父亲故去的噩耗,觉得自己应该去寻找新的人生,便休学前往华沙。他奔跑着追赶开往华沙的火车,故事呈现了三种不同的可能。
    一、他赶上了火车,在车上认识了一位共产党官员,在对方的引导下他成为该党的一名积极分子。随后,韦德克遇见了初恋情人,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她是反政府人士的身份,导致了她的被捕。韦德克成了爱侣及其同仁眼中的告密者,这段爱情以悲剧收场。
    二、他没赶上火车,和车站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被关进了收容所。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反政府的神父,皈依了天主教,参与教会的地下活动。在教会组织,他和童年时代的玩伴重逢,并爱上了玩伴的姐姐。但印刷地下宣传品的据点被警方破获了,拥有钥匙的他受到怀疑,从此陷入困境。
    三、他没赶上火车,打消了去华沙的念头,规规矩矩地上学、毕业、就职,和一位女同学结婚。他对于政治和宗教全无兴趣,不参加任何一方活动。他的上司因儿子被捕,取消了前往海外短期工作的计划,请他代行。他告别妻儿踏上旅途,但乘坐的飞机在起飞后失事爆炸。 
    韦德克的三个结局都是困境,而他的三种选择按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言,是波兰人仅有的三条人生路。基耶斯洛夫斯基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是漠然,他用电影来关注着他的祖国波兰及波兰人的生存状况。其实,无论是波兰人乃至整个欧洲的人的生存状况,都比亚洲更阴暗更感伤,这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带来的结果,也是亚洲的未来。(周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