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70913165640QDNBnf5QnW.jpg

盲人也能“看”电影,智能产品点亮2017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

本报记者 王晓慧,马维辉,杨仕省,刘诗萌 北京报道

盲人也可以“看”电影、用电器;腿部残疾也可以实现“直立行走”;人工智能机器人制作出来的辅具高效而精准……

9月13日,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承办,广州市保利锦汉展览有限公司协办的2017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我们连续参加了五年的博览会,这不光是一个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的平台,同样是一个向同行学习的机会。”9月13日,一位自己开着电动轮椅满会场“游走”的残障人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位王姓先生不光是参观者,同样是参展者,主营电动轮椅,他每次来到博览会,都会把每个展位转个遍,只为取长补短。

王先生表示,今年的博览会规模更大,品类更丰富,同时,融入了很多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元素。

据记者了解,作为2017年度中国辅助器具行业的最大盛会,本届博览会规模创历届新高,达2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展商参展。各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及国内龙头企业携手展示辅助器具、康复、养老、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应用。为期三天的展会,预计将吸引逾5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前来参观。

领衔新技术新应用

早期,盲人看电影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记者在博览会看到很多新技术的植入,盲人不光可以看电影,甚至可以通过语音提示功能操作电器。

“一部普通的电影,我们通过后期制作,一针一针的根据画面插入语音和手语画面,盲人和聋哑人就可以无障碍的看电影了。”中国无障碍电影项目推广中心展位的工作人员张光辉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拥有了这样的无障碍设备,残障人士同样可以享受到观影的快乐,上海17家影院,每个影院每个月为盲人放映一次电影。

据记者了解,无障碍电影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一套设备约在3—5万元之间,里面有几百部电影,内存可随时更新,只是由于涉及电影的相关版权,有些电影公司免费捐赠版权支持无障碍电影制作,但大部分还需要付费,同时,由于后期制作相对复杂,需要重新录音以及合成,加之大部分都是由志愿者完成,为此,一年最多只能做出20部电影。

除此之外,残障人士最常用的轮椅也成了新技术的聚集地,比如,站立式轮椅、运动式轮椅和会爬电梯的轮椅。

康复辅具是残障人士补偿或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生活参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于残疾人补偿或替代其身体功能障碍,对于老年人提高或改进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于伤病人采取非手术、非药物的工程手段帮助其恢复健康,康复辅具是帮助残障者回归社会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手段,对于某些身体功能障碍,配置辅具甚至是唯一的康复手段。

智能机器人亮相会场

除了具体的产品外,制造产品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也现身了博览会。

智慧科技展区的高科技新品令人瞩目,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体验。傅利叶的X1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帮助脊髓损伤的下半身截瘫患者、脑卒中患者恢复原有的行走能力;北京大艾的AIlegs双足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AIWalker移动台架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国际穿戴式机器人协会首登中国,携意大利、美国等机器人研发机构,就国际尖端技术和多款革命性产品与现场观众畅谈交流。

“我们这个是一台具有‘远程扫描,集成加工’功能的智能机器人,机器人通过对人体的扫描生成数据库,对产品进行设计和成型,这样出来的产品更精准和高效。”瑞哈国际北区销售经理宋晨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制作脊柱侧弯矫形辅具为例,传统制作就是将人用石膏缠起来定性后,往辅具里面灌注塑胶成型,不合适再进行修理,一套辅具大约需要花费两天的时间,而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话,只需要一个多小时。

更精准、更高效、更节约成本,这些成为人工智能元素融入辅具市场的最大的亮点。

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各种各样的机器象人一样思考,具有“智慧”,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指挥操纵身体的其他器官,作到“知行”合一。智能辅具就是采用这样的科学原理,在辅具执行系统中组合了模仿人脑指挥身体器官行动的必要模块,使该辅具具有“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分析判断现实情况的能力”,“操纵其他器官的能力”,“反馈操纵结果的能力”,充分模仿了人类感觉器官采集信息,大脑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肢体服从大脑指令进行行动的能力,使该辅具可以迅速感知,并且实时作出调整以适应完成任务的要求。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