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71217130147tzjwlYZB9H.jpg

浙商银行发布“智能制造服务银行”战略 推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徐超 2017-12-17 12:59:56

本报记者 徐超 杭州报道

12月16日,在浙江省政府主办的首届(2017)钱塘江论坛上,浙商银行(02016.HK)正式发布“智能制造服务银行”战略,于业内首倡“融资、融物、融服务”的智能制造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根据浙商银行的介绍,此方案将突破简单融资的传统思维,针对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痛点”,以创新金融服务赋能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助推供给侧改革和制造强国战略,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典型样本。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以来,国内制造业严重依赖低廉的人力、土地以及环保成本,粗放式经营现象普遍,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国内制造业正快速向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智能制造正在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突破口和我国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新引擎。

融资、融物、融服务 助推传统制造的智能升级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有近750万家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前景广阔;但实施过程远非一帆风顺,制造企业在信息、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匮乏,严重影响智能制造实施进程。

为突破这一瓶颈,2015年底,浙商银行在浙江省新昌县试点,联合信息化智库、工业信息工程公司和当地政府,深入企业智能化改造场景,梳理智能制造各个阶段的金融需求,并形成金融支持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陆续推广应用,得到了市场热烈响应。此次浙商银行进一步提出打造“智能制造服务银行”,致力于通过金融支持,全面加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进程。

浙商银行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当前实施智能化改造主要存在三大“难题”:首先企业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投入资金压力大;其次,智能设备定制化程度高、需要持续升级维护,服务方和实施方必须深度合作;最后,不同企业对智能制造投入金额、投入方式需求不同,传统简单的信贷服务难以满足需求,需要从智能制造实施过程的服务方(工业信息工程公司)和需求方(制造企业)两端入手,创新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来更好服务,“融资、融物、融服务”金融服务模式呼之欲出。

首创履约见证服务助力百家轴承企业改造计划

浙商银行在调研中发现,智能制造实施过程的最大痛点,在于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相互不信任、交易难达成。制造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愿望迫切,但对如何实施、效果几何存在顾虑,对工业信息工程公司也缺乏信任。同时,工业信息工程公司也对下游制造企业能否按期付款存有疑虑,故多要求先行付款,进一步限制了下游企业、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的智能升级。

以浙江陀曼智造有限公司(简称“陀曼智造”)为例。这家轴承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所在地新昌,有800多家中小轴承制造企业,普遍有改造意愿,但因缺乏前期合作,对改造效果存在顾虑;而陀曼智造也担心下游企业拖欠货款,不敢承接大量中小企业的改造项目。

浙商银行为这类因缺乏信用中介而无法达成的智能制造交易创新了履约见证服务:由浙商银行负责信用调查,并为交易双方履约提供见证,一旦出现违约,银行先行垫付违约金向对方偿付,再向违约方追偿;对于拒不偿付的企业,银行可将不良信息录入人民银行征信黑名单系统,以此增强双方约束,促使交易达成。

目前,受益于浙商银行的履约见证服务,陀曼智造终于可以从容开展新昌轴承行业百企改造计划。“通过创新履约见证服务,陀曼可以专注于自身产品和服务,把信用判断的事情交给银行专业机构来做,实现共赢。”公司负责人表示。

智能制造分期融资帮助中小企业摆脱“两难”困境

中小企业是国内制造业的主体,“融资难、担保难”的痼疾仍然制约它们的转型升级。同时,设备供应商在服务中小企业时也面临商业信用不健全、收款压力大等难题。

浙商银行针对这样的“痛点”,创新推出智能设备分期融资解决方案,既促进中小制造企业顺利实施智能改造,又帮助设备供应商加快回款,扩展销售渠道。

日发纺机是浙江省内纺织机械龙头企业,其下游的中小型纺织企业虽有意愿上马智能生产线,但多因资金压力无法一次性付清改造工程款。这不仅导致日发纺机的资金被占用,周转慢,下游中小企业也时有欠款发生,由此产生的高昂催款成本,更让日发纺机缩手缩脚,难以更快发展。

浙商银行深入分析日发纺机销售和结算方式,为其量身订制了智能制造分期融资模式:单独核定1亿元的供应链授信给日发纺机,专项用于补充下游客户向其采购设备的资金缺口;下游中小企业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就可向浙商银行申请剩余部分的融资,贷款实时支付到日发账户中,做到专款专用。如此一来,不仅日发纺机可以快速回笼资金,下游企业通过分期偿贷,也能缓解资金压力。

而下游企业一旦逾期,日发纺机即可通过数控设备对其进行远程锁机、停机;银行也会将其不良信用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将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融资信用。双管齐下,下游企业违约行为就会大幅减少。

经测算,这一模式可帮助日发纺机增加1.5亿元的销售收入,并将资金周转期限从目前3个月压缩到10天以内,极大提升了企业资金效率,减少了定期催款等隐性成本。

创新租赁融资模式纾解智能制造服务商的垫款“烦恼”

分析人士认为,金融支持先进智能制造,不仅在于单纯的资源倾斜,更重要的是创新出与企业商业模式融合发展的融资方式,并加以识别其中的风险、把握其中的机遇。

作为流体系统节能服务领域的知名供应商,杭州哲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哲达科技”)主营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技术实力强,曾获过国家科技一等奖;但在为下游的大型钢铁、化工企业提供服务时,公司需垫款购买大量设备,一次性投入大,回款周期长(3-7年),严重制约了公司的接单能力。

浙商银行调查发现,哲达科技虽然没有传统银行需要的房产抵押担保,但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公司的现金流很稳定。因此,浙商银行联合控股子公司浙银租赁,以哲达科技现有的设备为标的,直接给予2000万的售后回租授信,哲达可暂时将设备转让给浙银租赁,并由浙银租赁将设备款支付给哲达,从而快速盘活存量设备资产。

“这一模式不仅盘活了公司的存量资产,缓解了流动性难题,使我们可以接揽更多订单。”哲达科技负责人在现场说,“同时浙银租赁还提供延伸服务,在制造企业有设备采购需求时,浙银租赁还可联合我们共同寻找采购设备,进一步放大公司的服务范围。”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