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知识付费为何再度受到资本追捧?管清友在如是研究院搞了个大动作

商灏 2018-6-21 10:08:43

商灏

在知乎之后,经历了行业发展的3年之痒,在知识付费的下半场,资本似乎经过沉思,决定继续入场追捧。

“中国的知识付费行业已经迎来最好的时代。从需求端来看,中国的金融泡沫正在进行一场彻底的出清,知识将成为金融下行周期里最坚硬的价值。”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20日在中国式知识付费高峰论坛暨如是金融战略投资签约仪式上表示,在新中产崛起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老百姓的知识消费实际上也在升级,过去类似心灵鸡汤的泛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专业化知识才是未来的需求方向。从供给端来看,随着版权保护的逐步加强以及互联网付费渠道的兴起,知识内容的商业闭环将越来越完善。“现在市场不缺好的渠道,但缺好的精品内容,只要内容足够好,一定有人愿意买单。

管清友认为,从物质消费时代到知识消费时代,是史诗级的消费升级,这个规模持续的时间非常大,非常久远。简单测算来看,中国受过良好教育的新中产阶级数量大概超过两亿人,掌握的财富接近30万亿元。在满足其物质生活的前提之下,满足其体验消费的产品服务开始增多,投资界对此已有共识。

从知识付费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看,知识付费的普及和发展,意味着在中国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过程中,网民愿意为优质网上知识内容付费的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因此,管清友判断,对于知识内容的供给方来说,最大的瓶颈不在于需求,而在于内容的可持续性。“过去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只有靠机构化的打法才能跟上市场对内容的需求。开心麻花最大的卖点已经不是沈腾,而是一个强大的内容生产团队,我希望未来如是金融研究院也可以成为金融研究领域的开心麻花。”

几位投资界人士可能也是基于上述认识,推断知识付费行业将成为资本市场最火的风口之一,于是尝试探索所谓“知识+资本+互联网”的模式。从如是金融研究院与通衡浙商资本和喜马拉雅FM的联合战略投资合作,共同进入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的举动来看,如是金融研究院是青年经济学家管清友博士从民生证券副总裁职位上辞职下海后创办的独立第三方投研平台,专注于金融垂直领域的精品知识内容生产;通衡浙商资本背靠十几家大型上市公司,专注于知识IP的孵化和运营;喜马拉雅FM是互联网音频分享领域的独角兽公司,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内容生产供应方、IP运营投资方、互联网付费渠道方三者联手,有可能把“知识+资本+互联网”营造成为最新市场趋势,进而有可能推动整个知识付费行业理性而又充满热情地不断前行。

通衡浙商资本创始合伙人梁晓玮认为,知识付费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未来有千亿级别。现在的知识付费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未来还有20倍的上升空间。他说自己看好知识付费的主要逻辑有两点:一是有需求,对知识的渴求。这个时代越来越多人受过高等教育,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追求知识的时代没有改变,但现在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看书,从而产生了个性化需求,尤其是中国人口基数大,个性化需求种类更为丰富,未来大有可为;另一个是有支付能力。知识付费的消费主力是85后,从小打游戏的时候已经习惯在网上充值,有知识付费的意识,且具备消费能力。所以无论从需求还是支付能力上看,知识付费行业都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风口上。“那些现在觉得知识付费已经过热的观点,和上世纪90年代说房地产已经过热的观点没有什么区别。”

展望未来的知识付费行业,梁晓玮觉得前景可期,并觉得这在中国非常难得,会高速成长。“从数据上看,知识付费用户人数基本上每年都在翻番,去年是50亿,相关部门预计在2020年是250亿。2017年到2020年3年时间翻了5倍,在中国能3年5倍的行业没有几个,所以知识付费是很好的行业。”

他还判断,未来知识IP的发展方向有两点:一是品质化,品质化的知识IP肯定会出现。二是个性化,中国人口基数大,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诉求。品质化和个性化是未来IP生存的根基。

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余建军从媒体的变迁史,从报刊、广播、电视,到数字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现在正在开始应用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发展进程分析,判断未来能够非常有效的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技术和手段生产出优质的内容、实现知识文化便利传播的公司前景无限。

他认为,互联网核心的思维是产品思维,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思维,只不过呈现形式不是APP是内容。我给谁服务?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这个交互过程,用户体验是什么样的?这3个问题考虑清楚了,产品就可以存活下来。

对于IP运营,余建军提出3个判断:

第一,用户付费意愿强的都是深度的干货,不仅是经验的总结还是趋势的洞察,不仅仅是个人的知识,本质上更多的还是个人化的心得体会,对受众的启发和感受,消费者更喜欢个人化的东西。还有浅显易懂的表达,受众的人群层次是不一样的,以前写书都是书面语,音频是书面语变成短语,这种模式的语言和内容是最适合在互联网上用户收听的行为,有互动性,甚至可以自问自答。二是策划的方法论,就是IP叠加效益,赛道选对,人匹配好,这个IP叠加效应就非常好。

第二,降维的思维,大炮打蚊子,杀鸡用牛刀,做内容付费的策划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就是用超越用户期望的东西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使用户产生非常强的获得感。从少数人的特权到大众福利,这天然就有强烈的买单动力。

第三,IP未来发展的路径,有两个方向可以去发展。一是走向纵深,就是全IP链条的运营,可以跨越媒介形式,包含音频课、书、培训课、交流会、咨询服务等多种业态;二是矩阵化,整个全链条的运营,从单一赛道向周边拓展,变成IP矩阵。

金融知识付费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执行总裁朱振鑫认为,现在是一个金融投资的时代,房地产作为主要投资工具的时代已经终结,未来随着新中产的崛起,金融投资将取代房地产成为投资的主流。中国目前的家庭户均资产已经超过100万,其中接近70%是房地产,远远高于美国的30-40%;而金融资产的占比仅有10-15%,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未来金融投资需求将加速膨胀,这将直接刺激金融知识的消费,尤其是专业化的金融知识。一方面,新的风险防不胜防,另一方面,新的机会也不断涌现,只有依靠专业金融知识,及时了解新工具、新市场、新政策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金融知识天生就是为付费而生的,好的知识付费模式要么是需求端不断有新用户,要么是供给端能不断提供新内容,金融知识这两点都可以做到,这是其他领域知识所不能比拟的商业优势。”他认为,从需求端来看,金融知识市场受益于新中产崛起带来的需求增长,从供给端来看,金融环境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金融知识天然具有可更新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克服了知识付费商业模式中的一个最大难点。在知识变现的模式上,他认为未来知识产品也需要“新零售”思维,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充分挖掘知识内容的附加值。

也曾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知识付费行业作为一个跨界物种,其至少千亿的规模对资本形成了不小的吸引力,但这新一轮认知层的消费升级,也意味着要想突破知识付费的现有局面,既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从内容定位和运营上,进行解构和重构。更何况知识付费的意义在于服务,服务的意义在于以互动行为的训练,给予用户自我改变的力量。

希望管清友与其友人最近的这个大动作,能给业界有益启示,也希望他们的携手,能真正为用户创造出非常有价值的知识付费产品,促进整个行业更快更好发展。(主编商灏 编辑严葭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