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灏
近期公布的部分数据似乎表明,支撑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的有利因素正不断增多,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更优”的态势得以保持。中国经济踏入今年的“下半场”,如何出色发挥?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行稳致远?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今天举行了以此为主题的2018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多位新供给经济学家在会上建议:坚持去杠杆,但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补短板。不要忘记高质量发展要依靠实体经济的初心,不要忘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要特别关注企业部门融资和筹资困难的现实问题。对于如何有效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学者们提出,应当在部分领域立即实行零关税。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称,当今世界是比降税,谁降得快、降得多,才让所有的微观主体、有效微观主体积累多,积累多了可以投向新经济,让新经济发展得更快。所以他认为,微观主体层面今天的取胜之道在于新的数字化时代继续秉承交易成本最低的逻辑,把自己从产品端的竞争过渡到要素端的竞争,到全球化的竞争,到数字化时代的竞争,让交易费用最低。所以他还认为,最根本的在于宏观主体要清楚,赶快零关税,赶快减税。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冯俏彬也认为,当下,降低税负的整体水平特别重要。一是现在财政收入大幅上升已经给社会带来强烈刺激,但这种情况并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实际上早在前一两年已经出现了,只是不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而已。二是昨天刚刚公布国地税的合并方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国地税合并到位之后,社会保险、政府性基金、非税收入要按照“成熟一批、转交一批”的原则交由税务部门征管,这意味着以后的征管力度还会大大加强。所以,在征管技术和征管水平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如果不把原来偏高的名义税率降下来,那就意味着税收收入还会增加,社会负担还会加重。降低税(费)率水平,已经迫在眉睫。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认为,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前形势却尤为堪忧。从银行信贷看,受调控政策和实际形势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尤其是低信用等级的民营企业融资条件明显收紧,资金周转困难,违约不断。数据显示,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速下降到10%以内,2018年6月存款余额增长仅为8.4%,存款增长乏力。加之银行放贷存在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双重挤压导致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难上加难。针对当前形势,他呼吁应该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缓解实体经济融资紧张局面,避免民营经济萎缩对经济造成下行压力。因此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政策要有定力,信号要明确,规则要清晰;第二,坚定推动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第三,着手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给予同等待遇,而不是进一步弱化其市场主体地位。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分析说, 下半年和今后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外部的冲击和影响,其连锁反应值得特别关注。十分敏感的股市和汇市,可能会比实际估量的影响大,表现为升级状态,特别是某些短期的冲击,可能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我们当然要时刻注意因经济问题的社会化和政治化带来的可能冲击,对此要高度警惕。很多未知变化来临的时候,我们只能是被动的,只能力求有腾挪预案,力求防患未然地尽量做一些应急准备,和及时的应急处理。
贾康还谈到了新经济概念下的新零售,认为现在有了种种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关于“互联网+”线上线下结合。“我们最近调研中有深刻的印象:这个新的阶段正在到来,电商概念已经模糊,以后不好叫电商了,都是线上线下结合的,这种变化日新月异。海尔金控的产业投行概念,前些时候我接触到这一概念后,作为研究者认为应该做高度肯定性的评价:投行过去认为就是金融操作,帮助一些企业完成上市,而现在海尔金控创新发展中,对应的产业一直可以对应到农村,对应到乡村振兴里分散的农户,在这方面形成有效供给,结合着企业管理方面他们所谓的人单合一等等创新理念和一整套供给管理方案,这些创新非常值得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和扩展。”
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锋表示,新金融要落在新实业、落在产融结合上,无论强调金融多么重要,其具有的这种核心的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的作用还要得到发挥,最需要赋予整个国民经济机体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落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上。最近一些热点话题聚焦在金融一些监管措施上,包括这些监管措施所带来的金融机构本身的动作或者行为,能不能真正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民营经济,最终服务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这都是关系到中国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改革转型能否成功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海尔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丽霞向与会者介绍了海尔的企业实践,并表示,在新时期背景下,同样要理性面对当下挑战,其中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满足日益多变的用户需求,为其打造更佳的用户体验。由需求驱动产能投入是当下产业发展去库存的有效前提。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市场环境相互交错的影响下,产业升级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探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说,中国现在处在一个最关键的经济转型期,转型具有长期性,转型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的自我成长,既需要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让市场这种纪律发挥作用。同时,也要让市场主体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实现自我的成长。所以,保证微观主体,包括实体经济,包括金融体系的自我成长是一个关键。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需要疏堵结合,更应该强调疏和堵的结合,在立的过程中实现破,在疏的过程中实现堵,在引导的过程中合力,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破坏。前门开的应该更加及时、更加充足,这样使得市场的转型是沿着这种正向的方向去的。经济的调整跟我们大家想象中的还不太一样,它不是一种损有余补不足的过程,更多的是损不足而补有余的制度强化过程,经济调整过程中需要有正向的引导,需要形成共识,需要在前进过程中来化解风险,在前进过程中清除我们结构上的不合理,这个时候能够形成正向的自我强化的机制;而不是在破的过程中立,不是在堵的过程中疏,这个时候有可能形成逆向的自我强化机制,这需要在形成正向自我强化机制的过程中消除这种不合理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说,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其实与我们理论认识的偏差有关,在这种理论误会下有很多政策还不到位或者摇摆,导致了今天的局面。他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土地要素,或是技术创新,离开了真金白银的投资都是空的,推动经济增长的四大要素所有的资本投入都得围绕人力、土地、技术创新进行。所以,我们不要简单否定投资,不要把投资跟环境污染,跟能源消耗,跟产能过剩,跟重复建设等同起来。
主办方表示,自2013年创办以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秉承开放包容、贯通中西的全球视野和时代责任感,致力于打造专业的民间智库和创新的团队。依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成立了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两个论坛依托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探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发展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民间智库。5年多来,在基础理论研究、决策咨询、前沿重大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该院推出的新供给经济学理论著作、中国2049等重大课题,产生了很好的反响。2017年,研究院在我国社会智库评选中脱颖而出,获评“中国核心智库”。据悉,近日,该研究院众多专家历时5年完成的重磅巨著《战略与路径-迈向2049的中国》正式出版。(主编商灏 编辑严葭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