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060519391234qVC0sU5m.png

8大股东质押股权 净利润减少43.46% 温州银行再战IPO前途未卜

王仲琦 冯樱子 2019-6-5 19:36:13

本报记者 王仲琦 冯樱子 北京报道

头戴“金改试验区”光环的温州市素来以资本活跃著称,与杭州、宁波并称浙江铁三角。然而,携区位优势的温州银行近年已经被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温州银行2018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去年资产总额2277.82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18亿元,净利润5.1亿元。而杭州银行上述三项数据为9210.56亿元、170.54亿元和54.12亿元;宁波银行同期资产总额、营收和净利分别为11164.23亿元、289.3亿元和112.21亿元。

其实,温州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不但与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相距甚远,即使从自身的发展看,也已经是连续两年下滑。

此外,该行股东质量有待提高。截至报告期末,该行包括第一大股东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8家该股东存在股权质押的情况。值得关注的是,在5月30日,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因涉现金流为负、资产受限等问题,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该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

对于上述问题,《华夏时报》记者曾致电该行并通过传真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时为止,本报记者没有收到温州银行任何回复。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年2月,浙江证监局受理并公示了中金公司对温州银行A股上市辅导备案。而2017年,温州银行与中金公司已经签署过一次辅导协议,去年7月份还公布了第三期的辅导进展。如果从2008年温州银行第一次提出上市算起,已经超过了十年,这次温州银行能如愿吗?

营收净利两连降

日前,温州银行公布的2018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该行总资产为2277.82亿元,同比增加36.7亿元,增幅1.64%。“总资产增长原因在于贷款业务增长。”温州银行表示。

在营业收入方面 ,截至2018年末,温州银行利息净收入保持增长,达到27.07亿元,同比增加4.7亿元。但去年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下降明显,分别为7.15亿元和0.69亿元,同比减少4.43亿元和6.15亿元。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温州银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6.18亿元,同比减少3.53亿元,降幅8.89%。其实该行营业收入在2017年已经出现下滑,当年营业收入为39.71亿元,较2016年减少6.24亿元,降幅13.58%。

数据显示,该行去年营业支出29.76亿元,较2017年增加2.01亿元。在支出的构成中,业务及管理费支出贡献最大,为16.21亿元,同比增加2.1亿元,其中员工费用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该行员工费用支出11.03亿元,较2017年增加1.56亿元。

在营收下降、支出增加的共同作用下,该行去年净利润为5.1亿元,同比减少43.46%。这已经是温州银行连续第二年出现净利润下滑,2017年该行净利润为9.02亿元,较2016年同比减少12.34%。

在资产质量方面,该行去年不良贷款率为1.72%,较2017年上升0.2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51.14%,较2017年下降34.84个百分点。不仅如此,2018年该行逾期贷款20.47亿元,较年初16.71亿元增加3.76亿元;关注类贷款22.45亿元,比年初的17.36亿元增加逾5亿元;逾期90天及以上贷款较2017年底增长2.6亿元。

年报显示,温州银行去年各项贷款总额大幅上升,为1058.93亿元,比年初增加268.83亿元,上升34.02%。其中公司客户贷款金额和占比均出现上升,为535.9亿元、50.61%,报告期初这两项指标为别为350.4亿元和44.35%。

从公司贷款和垫款的行业分类看,该行房地产业贷款金额和占比由2017年的第二位升至首位。截至报告期末,房地产业贷款金额和占比分别为138.96亿元、25.92%,而报告期初时为86.14亿元、24.58%。如果加上建筑业贷款,那么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贷款占比接近全部公司类贷款的一半。

记者注意到,截至2018年末,温州银行前十名单一客户贷款中,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占据7家。

事实上,温州银行大量贷款投入到房地产及建筑业,或与其股东构成有关。报告期末,该行前十大股东为: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占比18.15%;温州市名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占比8.1%;温州市财务开发有限公司,持股占比6.03%;新明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占比5.77%;大自然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占比4.58%;温州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占比4.47%;三虎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占比4.37%;昌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占比4.24%;黎明液压有限公司,持股占比4.05%;远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占比2.82%。

上述前十大股东中,涉及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公司多达8家。

股东质量有待提高

除了上述经营和资产质量等存在的下滑问题,温州银行的股东质量也有待提高。

报告期末,温州银行国有法人股占26.74%、其他法人股占62.25%、自然人股11.01%。

从报告期末主要股东股权质押情况看,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质押率为40.65%、哈尔滨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押率为79.99%、温州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质押率为40.49%、大自然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质押率为83.33%、三虎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质押率为83.33%、新明集团有限公司质押率为75.13%、黎明液压有限公司质押率为83.33%、红蜻蜓集团有限公司质押率为83.33%。

此外,该行第一大股东新湖中宝于5月3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对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涉及公司资产、资产受限、现金流和担保情况、应收应付款、合并报表范围变化以及房地产开发业务共6个大项,15个问题。

问询函称,现金流方面,报告期内,新湖中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皆为负,分别为-37.79亿元和-40.69亿元。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80.72亿元,同比下降13.12%;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94.16亿元,同比上升15.70%。上交所要求新湖中宝披露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减少,同时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出现金增加的原因,是否存在经营风险;详细列示经营活动中往来款的具体存在形式和交易背景。

在资产受限和担保方面,报告期内,新湖中宝存在较多的资产受限和对外担保情况。其中受限资产合计454.47 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 32.49%;对外担保合计224.23 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 65.21%。上交所要求新湖中宝披露上述受限资产被质押或抵押的交易背景;质押融资的融资对象和融得资金的具体用途;有无存在为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方提供质押或抵押资产的情形,及被担保对象的资产和经营情况,说明其是否存在债务偿付风险;担保对象为上述被担保债务有无其他增信措施。

房地产业务方面,公司房地产业务去化压力较大,且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周期较长。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存货703.54亿元,同比增长18.5%;而2018年预收账款仅163.57亿元,同比增长仅5%。

上交所要求新湖中宝结合在售项目所在地区的限购政策及周边房地产市场价格等情况,说明公司是否充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请分地区说明公司的存货和去化情况;结合公司2019年一季度房地产销售、去化以及毛利率情况,说明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盈利能力和业绩可持续性。

新湖中宝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存货中,位于杭州、衢州、苏州、上海等地多个在开发项目时长已超过十年。请公司说明上述项目开发进展缓慢的原因,公司后续对项目进展有无相应安排和调整。

“董监高”密集调整

在过去的2018年,温州银行“董监高”人事变动频繁,颇为引人关注。

该行2018年报披露,2018年3月30日,该行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换届选举叶建清等8人为董事,同时第五届董事会有11位成员不再担任公司董事。同一天,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叶建清为公司董事长,选举吴华、金建康为公司副董事长。2018年6月29日,公司2017年度股东大会选举杨康乐为独立董事。

2018年上半年,该行聘任吴华为行长,及4名副行长、董事会秘书、首席信息官和首席风险官。此外,该行去年有6人不再担任公司监事,同时选举产生了监事长、职工监事、股东监事和外部监事。

年报显示,温州银行成立于1998年12月,前身温州市商业银行由29家城市信用社、6家金融服务社和8家营业处整合而成。通过7次增资扩股和股本结构优化,注册资本由2.9亿元增至29.63亿元。2007年顺利更名并启动跨区域经营,相继在上海、杭州、宁波等9地设立异地分行,温州辖内设有2家分行,现辖属170家营业网点(其中社区支行57家),对温州本土网点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巩固“立足温州、布局浙江、进军长三角”的跨区域经营发展格局。

10年前,温州银行已近开始谋求登陆资本市场。早在2008年,温州银行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专题讨论IPO事宜。其董事会发布了《关于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议案》、《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办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具体事项的议案》等议程。

2009年该行通过上市辅导期,但是因为期间A股市场暂停新股发行,温州银行上市工作陷入停滞。2012年“温州金改12条细则”中也提到,“推动温州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上市融资”。

如今,在新的“董监高”带领下,温州银行再次踏上上市征程。该行能否改善经营和信贷质量下滑,提高股东质量,并实现上市梦?本报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