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工作组在唐山乐亭开展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马维辉 / 摄
本报记者 马维辉 唐山报道
一段水质乌黑、满是垃圾的小溪,蜿蜿蜒蜒流淌入了一条无名的小河,又随着小河流入不远处的渤海。沿着小溪逆流而上,走到头是一个水坑,两旁满是杂草。拨开杂草,可以看到两片锈迹斑斑的蓝色铁皮,铁皮下掩盖的则是正在哗哗流水的排污口。
以上这一幕,发生在6月26日上午9时许,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中日生态产业园。在人民路与滨海道交叉口、唐山曹妃甸映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映美科技”)西墙外,生态环境部工作组发现了一处新的排污口,经现场勘察判定,该排污口是映美科技利用暗管排污。
两天前,环境部启动了河北唐山、天津(滨海新区)、辽宁大连、山东烟台等4城市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共计安排260个工作组,共780人,采取拉网式排查的方式,对沿海所有入海排污口开展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大排查。
“一个典型的新发现排污口”
王薇,来自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她们单位原本是水利部下属的单位,在2018年开展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被划给了环境部,所以成了环境部设在海河流域的派出机构。
6月23日,王薇到达唐山,24日一整天都在培训。25日,她作为陆地组第42组的组长,带领2名组员来到曹妃甸区开始现场排查工作。
每名参加此次排查工作的组员,都会下载一个名为“生态环境部执法技术支持系统”的APP。在这个APP上,每名组员都能看到自己的任务,包括检查区域和疑似点位等。然后乘坐环境部统一租赁的汽车,根据APP导航直接找到疑似点位的位置。
这些疑似点位,都是之前环境部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筛查出来的。此次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采取“三级排查”模式,第一级是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航测,发现疑似点位;第二级是人员现场核查,也就是王薇他们做的;第三级则是疑难点查缺补漏,由攻坚组完成。
“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非常好,它们能够把很多问题筛查出来,为人工核查提供线索,大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查了。否则我们工作组成员都是外地人,到了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根本找不到地方。”王薇说。
6月26日上午,王薇和他的组员来到人民路与滨海道交叉口,按照APP安排的任务检查了一个疑似点位。该点位是个沟渠,水质很差,水面上还漂浮着许多垃圾,散发着阵阵臭味。王薇决定,沿着小溪逆流而上,看看污水的来源到底在哪里。
走了没多远,她们就在映美科技的西墙外发现了污水的来源,一个隐藏在草丛中的排污暗管,直径有40厘米左右,被人用蓝色铁皮遮挡了起来。工作组用木棍拨开铁皮,才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由于水量很大,工作组对污水进行了采样,并现场使用速测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污水中的COD含量为0,氨氮含量9mg/L,总磷含量1mg/L,PH值为7。初步判断,该水体中氨氮和总磷的含量已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五类水质标准,水质超标。
“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发现排污口,藏在草丛里,有铁皮遮挡,而且没有正式申请,水质检测还超标,所以属于非法排口。”王薇说,“它是APP上疑似点位的真正来源,也就是真正的排污口,这些污水顺着小河最终还会流到渤海里。”
“黑科技”处理“疑难杂症”
除了人工核查,对于某些比较隐蔽的点位,还需要攻坚组进行第三级排查。
杨明,来自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是此次唐山排查组攻坚组的组长。她们组的任务就是处理那些人工核查比较困难的“疑难杂症”,大多是桥下、水下、林下等无人机航测的盲区,可能存在隐蔽排口的敏感区域。
6月26日上午,陆地组第15组在京唐港港区发现了一个疑似排口,但由于涨潮,排口被海水淹没,人工核查很难看得到,于是就向攻坚组发出了支援申请。当天下午,攻坚组驱车来到该点位,使用潜望镜最终找出了这个排污口的位置。
所谓“潜望镜”,主要是由一根长杆、一个水下摄像头和一个显示器组成。长杆最长可以拉长到7米,一位工作人员拿着长杆把水下摄像头放入水里,然后沿着岸边慢慢行走。另一位工作人员则紧盯着显示器,注意随时有可能出现的排口。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他们确认了那个排口所在的位置。
除了潜望镜,攻坚组还有无人机、无人船、水下机器人、爬行机器人等“黑科技”,可以根据不同的现场状况,使用不同的招数。
如果是全面排查某一区域,到达现场后,攻坚组一般先采用小型无人机试飞一遍,查看周边的大致情况,设计巡查路线。然后使用螺旋翼无人机和无人船去巡查,螺旋翼无人机搭载红外多光谱设备,可以根据水温的不同发现水下排污暗管。无人船上面则搭载声纳探测器,能够探测出水面下形状不同的物体,从而识别出排污口。
这些设备巡查之后,还可以使用水下机器人和爬行机器人定点筛查。水下机器人查看水下暗管的情况,爬行机器人则可以查看管道内有没有别的支管,这些都是人工核查很难到达的地方。
“我们攻坚组是和陆地组互补的,主要核查那些人工核查到不了的地方,如水下、桥下等,同时也是第一级排查卫星遥感与无人机航拍无法发现的点位。”杨明说。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牛鼻子”
之所以这么兴师动众地开展大规模排查,是因为渤海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既是环渤海三省一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屏障,同时还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缓冲区。近年来,渤海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一直居高不下,海洋资源开发强度也一直很高,使得渤海生态环境整体形势非常严峻。
2018年12月,环境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中,入海排污口排查是“当头炮”和“牛鼻子”。排污口排查整治总共有四件事,即“查、测、溯、治”。
“‘查’就是排查,有一算一,全部把它排查出来,实行清单式管理,拉条挂账;‘测’就是监测,看看这些排污口究竟是达标还是不达标,究竟什么情况;‘溯’是溯源,把污染源找到;‘治’则是整治。”李干杰说。
1月11日,环境部在唐山市召开“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会”,打响了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发令枪”。随后,环境部在唐山市黑沿子镇开展了试验性的排查。今年6月底前,环境部要完成部分城市的摸底排查,并同步开展初步监测,其他城市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测等手段开展自查。
此次6月24日启动的4城市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就是6月底之前要完成的任务,主要目标是将所有向渤海排污的“口子”查清楚,“既用高科技,又下笨功夫”,通过三级排查确保所有入海排污口“应查尽查”。
《华夏时报》记者跟随工作组现场采访发现,经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的第一级排查、人工核查的第二级排查,以及攻坚组第三级排查之后,基本上所有入海排污口都能做到“应查尽查”了。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生态环境部还将完成环渤海(三省一市)其他9个城市的现场排查,全面掌握渤海入海排污口情况,为下一步开展监测、溯源及治理奠定基础。(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薇和杨明为化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