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91011102719XPxSF4tqz1.jpg

应收账款超营收“科创底色”不足 科隆新能IPO能否过关?

葛爱峰 王鑫 2019-10-11 10:21:33

本报记者 葛爱峰 实习生 王鑫 郑州报道

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应收账款6.47亿元超营收、多家子公司亏损、海外经营风险扩大、研发费用投入不足、超六成的员工仅为高中及以下学历......种种隐忧均存在于一家科创板IPO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隆新能”)。

在两年两度更换辅导券商后,9月30日,科隆新能科创板IPO申请终于获上交所受理。然而其招股说明书的披露使“一箩筐”问题与隐忧随之暴露,或为其能否成功登陆科创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两度更换辅导券商

科隆新能成立于2004年3月,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注册资本4.25亿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镍系电池正极材料,以及二次电池和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科隆新能本次科创板IPO拟发行1.06亿股,共拟募资6.13亿元,全部用于以下三大项目:年产1.2万吨高性能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建设项目、年产4000吨高性能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和高性能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中心项目。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民生证券是科隆新能的第三家上市辅导机构,在科隆新能辗转两年多的IPO之路上,曾有两家辅导机构在短暂的陪伴后被更换。

最初于2017年5月,科隆新能与招商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经过为期一年多的辅导之后,2018年10月却终止了备案;2018年11月,科隆新能转而和国泰君安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但是在短暂的7个月之后,又同样的停止了上市辅导协议。

2019年7月,科隆新能再次更换券商,与民生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并于7月8日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9月20日,民生证券关于科隆新能辅导工作总结报告显示,已完成了对科隆新能的上市辅导工作。

作为高端电池的材料供应商,科隆新能超过60%的产品销往国外,是LG化学、松下、三星、汤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欧盟、俄国、印度等市场。然而随着科隆新能近年来海外市场不断扩展,海外销售金额逐年增加,或使其面临更大的海外经营风险。

相关信息显示,2016年-2018年科隆新能海外销售金额分别为2.66亿元、4.61亿元和5.1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52%、28.20%和33.19%。科隆新能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可能存在诸多风险,出口地政治经济形势、法律法规和管制措施的变化都将对公司海外经营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科研投入不足

众所周知,科创板非常看重企业的研发投入,并且把研发占营收比作为判断企业研发投入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这从科创板企业半年报数据中可见一斑,记者梳理发现,2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平均为13%,远高于传统行业上市公司,显示出鲜明的“科创底色”。此外在28家公司中,有5家公司的研发费用占比超过20%,其中,虹软科技以34%位居第一。

然而作为科创板IPO企业,科隆新能的科研投入无论与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均有所逊色,“科创底色”不足。

招股说明书相关数据显示,科隆新能2016年-2018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634.79万元、4836.57万元和4858.4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16%、2.88%和3.12%,2019年一季度研发费用为604.3万元占营收比例1.90%。同行业公司当升科技2016年-2018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53%、4.80%和4.35%,均高于科隆新能。

“作为科创板IPO企业的科隆新能研发投入不足,可以用‘少得可怜’来形容。在监管趋严背景下,这恐会令其折戟科创板IPO。”经济学家宋清辉向本报记者表示。

除了对研发费用投入更加看重,科创板IPO的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人员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管理人员的企业运营管理水平都有更高的要求,然而科隆新能的整体员工实力或存在明显弱势。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末,科隆新能1770名员工中研发人员为231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仅为13.05%。除了研发人员占比较低,科隆新能员工受教育程度整体亦不占优势。相关数据显示,公司本科及以上员工数量为273人,占员工总数比例15.42%;高中及以下员工数量为1202人,占员工总数67.91%。这意味着公司超六成的员工仅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如此的人员构成对于积极谋求科创板上市的公司而言,其真实科技含量如何令人担忧。

业绩隐忧

9月29日,科隆新能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其负债增速大于资产增速,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三年连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多年为负值等众多业绩隐忧或成为其IPO路上的“绊脚石”。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上半年,科隆新能资产总额为24.04亿元,同比增长15.26%;负债总额为14.33亿元,同比增长26.11%,资产增速不敌负债增速。

此外,科隆新能近年来业绩波动不定,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更是双双下滑。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科隆新能营业收入分别为11.51亿元、16.77亿元和15.5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5亿元、0.37亿元和0.44亿元。《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数据发现,其2018年营业收入较上年下滑7.04%,2017年净利润较上年下滑26%。2019年上半年,科隆新能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为6.19亿元和0.21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5.8%和18.21%。

除了业绩下滑,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逐年下降或进一步说明了科隆新能盈利能力趋弱。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科隆新能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7.85%、6.7%和5.33%,2019年3月底下降至1.3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多年为负值亦或反映了科隆新能的财务流动性不容乐观。2016年-2018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36亿元、-0.41亿元和0.73亿元,该指标于2018年虽由负转正,然而2019年上半年再次转为负值-1.0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3月末,科隆新能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6.47亿元,是一季度营业收入3.07亿元的两倍,或使其面临更大的坏账风险。其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如果公司下游客户经营环境持续恶化,公司应收账款存在发生较大实际损失的风险。同时,应收账款规模的持续增长将占用更多营运资金,使公司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对于科隆新能应收账款金额高企的主要原因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该公司相关部门,其工作人员未具体回复。

“科隆新能的高额应收账款会给其带来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使其现金流承压较大,进而或会带来坏账风险,不利于其上市进程。”经济学家宋清辉向本报记者表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是所有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其指标大幅下降,势必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进而伤及企业的健康‘肌体’。”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不仅自身存诸多隐忧,科隆新能子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差强人意。其旗下四家全资子公司有三家披露了业绩数据,其中河南科隆电源材料有限公司2018年亏损580.55万元,柯南科隆实业有限公司2019年一季度亏损55.54万元,河南金永商贸有限公司2018年亏损48.57万元,2019年一季度持续亏损17.22万元。控股子公司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亏损996.85万元。

编辑:严晖 主编: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