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赚钱太难了!近四成投资者近一年亏损,“拿不住”成“杀器”

梁银妍 2020-1-14 10:09:58

本报记者 梁银妍 北京报道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主动权益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剔除指数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在过去10年整体上涨96.52%,年化收益接近7%,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涨幅。

但与此同时,基金赚钱、基民亏钱,追涨杀跌,快进快出,一直是基金行业里的痛点问题。

橘涞金服总经理王文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浅尝辄止、太勤快、认知和行为不一致,都是投资者可能出现的亏损原因。除了投资者自身之外,能够站在基民立场的独立第三方投顾机构非常重要。市场各方都应该珍惜投资者的信任,根据自身管理能力募集和管理合适规模的产品。

39%投资者“赚钱难”

2020年1月8日,景顺长城联合中国基金报、蚂蚁财富推出了《权益类基金个人投资者调研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数据背后,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他们对权益类基金有着怎样的投资行为与风格偏好?

虽然权益类基金投资者专业度逐步提升,但“赚钱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近39%的受访者称,最近一年陷入亏损。亏损者里,半数亏损在10%以内,半数则超过10%。这与近一年权益类基金的整体收益情况存在差距。数据显示,在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公募基金中,近一年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占比95%。

这意味着基金赚钱,基民却没有如自己所设想的那么赚钱,甚至出现亏损。也即,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实际收益情况,不符合其自身对权益类投资的年化收益预期。调研结果显示,在权益类基金投资者中,实际盈利的占其中的65%,近一年实际收益不符合预期的占比达到了82%。

王文清提到,一部分投资者浅尝辄止,他们对权益基金的预期收益太低,刚刚获利就赎回,后期大部分收益没有取得。线下访谈时候有不少这样的客户,刚获利就了结,出来后看着基金净值涨又后悔了,过了一段时间,下了好久决心又买了回来,结果正赶上市场调整,基金净值下跌,前面的收益也亏进去了。“太勤快,反受其累。”

他也提到,认知与行为不一致也会产生亏损。明明给自己设置了15%的止损线,结果越套越深,越不止损,一棵树上吊死。线下的访谈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在组合管理方面,基民往往是赎回赢利得基金,留下亏损的基金,而且越是亏损多的留得越久,惩罚优秀,奖励落后。

“拿不住”成“杀器”

调研数据显示,88%受访者表示,仍持有权益类基金,曾经买过但现在不再持有的不足10%。追加投入的两类投资者合计占比61%,而不再追加投入的两类投资者合计37%。

单只基金平均持有时间低于半年的受访者中,亏损人数过半,明显高于总体38.6%的亏损概率。持有半年以上,超过半数都能获得盈利,且持有时间越长,盈利人数的比例越高。

持有时间越短,亏损幅度可能越大。平均持有时间少于3个月的受访者,超过21%的人,近一年亏损幅度高于30%;随着持有时间的拉长,出现大幅亏损的人数锐减,获得高收益的概率上升。

有位投资者5提到,买权益类亏的最惨是在2015年的时候,但2004年买一直没动的,“确实在赚钱”。

白皮书显示,影响投资者长期持有的因素有,其一,部分投资者承受亏损的能力较低,风险承受能力越低,单只基金的平均持有时间越短;其二,部分投资者的收益预期较低,就线下反馈来讲,稍有盈利就考虑止盈是较多投资者的共性,这容易导致该类投资者无法充分享受到权益基金的赚钱效益;其三,部分投资者频繁关注基金收益或排名。

基金持有时间10年以上的投资者A提到,投资要有目标,对于基金投资来讲,要跑赢大盘,但是绝大部分投资者避免不了获得高收益的想法,就需要个人对未来的阶段性行情有所判断,也就意味着投资者需要熟悉某些品种,比如医药板块在什么阶段涨的概率比较大,牛市初期还没到来,那么下一步是不是轮到券商板块?

机构应该做什么?

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康乐谈到,改善客户投资体验,是大力发展权益型基金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如何入手破局,首先要了解投资者,理解权益类投资者的自我认知,分析他们在投资前面临什么样的困惑,投资中遇到什么样的障碍,投资后对服务有什么样的不满和期待。

白皮书显示,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讲,服务需求排名前三的是,长情陪伴、筛选基金和配置组合。

54%的权益类基金投资者希望在自己买入基金后,后续有人帮助跟进产品动态。有线下受访者表示,在基金业绩出现波动后尤其需要上述服务,与投资者保持沟通能有助于增进其对基金产品的信任感。

有位投资5-10年的女性投资者B提到,从自己的基金投资经历来看,一是买基金时缺乏详细介绍,而且缺乏持续的服务,二是理财经理经常更换,“即便想要跟他们熟,也熟不了。”

投资者B还列举了自己亲戚的投资经历。有家银行建议了该亲戚去买基金,买的时间也短,只有3个月,恰巧赶上股市最低迷的时候,拿回来就是赔钱,该亲戚就不愿意再去投资基金了。在她看来,这个过程缺乏投资顾问跟踪服务。“应该告诉她(投资者B的亲戚),多持三个月,不仅可以回本,可能(赚)更多。”

42%的权益类基金投资者希望能向其解释如何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基金。有线下投资者表示,权益类基金产品数量众多且同质化严重,令其难以抉择。

42%的权益类基金投资者希望能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基金组合。有线下投资者表示,对业绩波动的担忧更多的是基于对总投资额的考虑,只要配置合理,能够承担组合中个别权益类基金的业绩波动。

一位投资10年以上的投资者E提到,他对于所谓的销售渠道,并不是很相信。“大多数时候不是真心推荐,为了完成他的销售任务。”但有一些专业机构,比如像投研类机构,有专业的投研资格,会进行推荐,是比较靠谱的,包括他们所做的投资组合。

王文清认为,销售机构的内部考核方式很重要,能否设计以客户收益情况为标准的考核机制?如果仅考核卖了多少金额的产品和获得了多少规模的佣金,很难产生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

投资从定投开始

在白皮书发布现场,基金业协会公募基金部负责人贾丽丽提到,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权益类基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深改十二条”的推出,一方面完善了基金投资的基础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将发展权益类基金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优化产品注册机制,鼓励产品创新,丰富股指期权等投资工具,发展投资顾问业务等系列措施,为权益类基金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对于投资者来讲,如何提高自己获取权益类基金收益的几率呢?

在调研中,王文清遇到过非常成功的投资者。他提到,一个深圳退休的教师,有自己的选基方法,对自己买的基金非常了解。他通常保留做好的基金不动,一部分资金定投,一部分钱择时做波段投资,跌到3000点以下就开始买,跌得越多买的越多,涨得越多卖得越多。

白皮书中也显示,投资者投资年限的增长,或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有助提高投资者对单只基金的平均持有时间。

只采取一次性投资方式的受访者,其单只基金持有时间普遍较短,持有3个月到半年的占比最高,为33%;而采取基金定投方式的受访者,持有时间为半年至1年的占比最高,为35%。

对于投资年限较短经验相对欠缺的投资者来说,基金定投在客观上能有效提升持有时间,弥补经验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王文清也提到,想要提到投资的纪律性,定投是个有效的办法。

编辑:蒲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