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318200059SnSRr2Plj6.jpg

两桩上市传闻:京东2020资本故事前奏?

卢晓 2020-3-18 20:51:28

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长久以来京东集团只有一只美股融资平台的局面,或将在2020年被打破。在还没过完的一季度,京东已经有两桩上市传闻。

3月16日,路透社报道称,京东聘请瑞银及美银在内的投行安排在香港资本市场进行二次上市。京东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此消息不予置评。而此前还有京东物流欲在今年上市的消息传出。

在上市传闻背后,京东在零售、金融、物流、健康等每个战场上的激烈战斗都需要大量资金,一家市值五六百亿美金的融资平台显然无法满足京东的资金需求。与其并列称为BATJ的另外三家互联网巨头也都不只一家上市平台。

事实上,2020年也是看起来正逐渐淡出京东的公司创始人刘强东曾给出的最后期限。“未来三到五年,除了集团在美国上市之外,我们希望打造2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刘强东曾在2016年1月举行的年会上如此阐释他的庞大上市规划。眼下这个时间表已经走到第五年。

回购计划

在美股频频熔断之际,京东在美东时间3月17日开盘前宣布了一项预计24个月内最多2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这个计划刺激京东股价当天大涨8.83%,以38.35美元收盘。

京东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回应称,回购计划源于京东集团管理层对于未来的业绩增长保持坚定信心,以及为了更有效地维护投资者利益,所需资金均来自公司自有资金。

认为股价被低估是企业回购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拉长时间轴坐标,京东在美股的价格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它曾在2018年一季度冲破50美元大关,也曾在2019年初向下跌破20美元。而就在宣布回购计划的前一天,京东股价在3月16日收盘于35.24美元,下跌11.24%。这个收盘价相较于京东2014年在美股上市首日21.75美元的开盘报价,只上涨了62%。

六年间62%的增长,相比京东这艘大船在上市六年间的加速显得单薄。京东3月初刚发布了2019年财报。财报显示,从赴美上市的2014年到刚过去的2019年,京东的净收入增长4倍达到5769亿元人民币。京东也从上市初年的净亏损40亿元增至净盈利122亿元。

京东的盈利能力增速也远超过股价。GAAP下2019年京东稀释后每股收益为8.21元,这是京东上市以来最高水平。2018年京东稀释后每股亏损1.73元,2017年这个数字为盈利0.08元,2016年则是亏损1.43元。

但京东的股价在这份士气大振的财报发布后仅一度冲上45美元。回港二次上市或许能让京东的股价表现有另一种可能。

易观高级分析师陈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赴港二次上市传闻一方面源于京东自身对现金流以及再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港二次上市能够增加京东股票的交易时间,增强其全球流动性。此外,陈涛还认为,香港资本市场靠近内地,对京东的商业模式会理解更透彻,有利于京东后续股价支撑。

作为参照,去年11月阿里巴巴-SW(09988.HK)在港交所正式挂牌,成为首个同时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公司,并一举取代腾讯控股成为港股市值最大公司。但截止《华夏时报》记者3月18日发稿,阿里巴巴-SW股价为178.3港元,逼近其176港元发行价。

独角兽吞金

京东无疑是电商江湖的标杆企业。在创立京东的二十多年里,刘强东带领京东历经多轮融资,让这个从中关村倒卖光盘起家的小公司在中国市场摆脱了苏宁、国美、亚马逊等零售巨头的围追堵截,坐稳电商江湖前两把交椅。

但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以及与阿里、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的激烈竞争无不说明零售的故事并不好讲。而京东的故事也并不只有零售。这些年京东陆续孵化出了物流、数科、健康等多个子集团分头在各个细分战场冲锋陷阵。上市成为每个独角兽“没有日程表”的目标。今年2月,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曾回应《华夏时报》记者提问称,京东健康整体上市的规划由京东集团统一在考虑,“上市应该是水到渠成,没有想要这么快。”

但包括京喜针对的下沉市场在内,每个战场的战斗都需要大量资金。去年12月京东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债务储架发行申请文件。京东表示此次发行的债券所募集资金将用于一般公司用途,但并未披露新债发行规模。

目前,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的公开融资记录都停留在2018年。其中当年2月京东物流宣布完成了由高瓴资本、红杉中国等多家投资方参与的25亿美元A轮融资。同年7月,京东数科完成了130亿元的B轮融资。而去年5月拆分出的京东健康在当年11月刚完成了近10亿美元的A轮优先股融资。

相对其它业务,京东在物流发力最早,也是目前唯一有上市“进展”传出的子集团。此前有消息称,京东物流已与多家银行就潜在海外IPO进行初步接触,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上市,融资金额为8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但该消息也并未得到京东方面的确认。

上述消息称京东物流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仓储扩张和潜在收购。2019年8月,京东CFO黄宣德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也提到,京东物流还处于投资阶段,希望在三四线市场进行物流渗透。这意味着京东需要更多资金来铺设物流网络的毛细血管。

回看历史,在2007年拿到第一笔1000万美元融资后,刘强东就宣布京东要自建物流。这个需要大把“烧钱”的战略起初并不为人所看好,京东物流也一度亏损严重。刘强东曾在2019年4月的内部信中披露,京东物流2018年全年亏损超23亿。京东当时宣布取消快递员底薪也引发公众热议。

但转机随后发生。2019年半年报中京东宣布物流已实现盈亏平衡,而一个季度后京东物流则宣布当季盈利60亿元。2019年年报还显示,京东2019年净服务收入中,来自于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从上一年的27%提升至35.5%。当年京东物流的外部收入占比也超过40%。

陈涛认为京东物流的上市是大概率事件。他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物流在京东的主要业务里增速最快,市场对它的上市想象有理由支撑。但如何分拆上市还要看京东的规划。他同时认为,京东物流的上市可能从刘强东近日卸任一系列京东宿迁物流体系公司的法人中也能看到一些端倪。

需要提及的是,刘强东还在去年12月卸任了京东物流运营主体北京京邦达贸易公司总经理一职,与他同时卸任的还有原京邦达法人、执行董事张雱以及原监事李娅云。公开资料显示,前者是刘强东的助理,后者是京东的首席合规官。

淡出和放权

是的,卸任。作为京东的创始人和掌舵人,刘强东曾经做出“如果不能控制这家企业,我宁愿把它卖掉”的强烈表态。但在创立这家公司22年后,在他给出五年上市时间规划的最后一年前后,种种迹象显示出他正在不断淡出、隐身幕后。

不仅公众平台上再也看不到他感情强烈的发言,在公开场合代表京东出席活动的也多是京东三驾马车的当家人。但如果说这些只是对外的“消失”,更引起外界关注的,是刘强东在京东内部一系列公司的退出和卸任。

公开资料显示,刘强东的卸任自去年11月开启,涉及京东的多个业务,包括物流和数科两架马车。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他投入重金建设的物流业务上,除了上文提到卸任京东物流运营主体京邦达的总经理外,刘强东还于近日一口气密集卸任了宿迁九佑物流有限公司等16家宿迁物流企业的总经理一职。此外,刘强东还在今年一季度卸任了京东物流多家子公司经理职务。

而在B轮融资后对外宣布估值达到1300亿的数科业务上,刘强东在今年2月卸任了京东数科运营主体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和法人。其中董事长一职由京东CHO余睿担任,法人则由京东数科CEO陈生强接手。天眼查显示,去年6月宿迁泰合四方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委派代表:刘强东)还卸任了京东数科大股东的法人并退出。目前京东数科第一大股东是持股14.67%的宿迁东泰锦荣投资管理中心。

在投后估值约70亿美元的健康业务领域,刘强东于去年11月卸任了北京佳康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的经理职务。张雱也卸任了法人一职。这项职务目前都由京东健康医药部总经理金恩林担任。

在云计算领域,刘强东则在去年11月卸任了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经理,其后还陆续卸任了云计算旗下数家子公司的经理职务。

从接替者多是具体业务负责人来看,卸任或许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放权。但控制权始终都掌握在刘强东手中。今年2月,京东集团向SEC递交的文件显示,刘强东持有与其代持的京东集团股权达16.2%,拥有78.7%的投票权。而在京东物流的运营主体京邦达中,刘强东间接持有45%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另两位股东则分别是李娅云和张雱。此外,刘强东在京东数科以14.02%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

陈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刘强东的一系列卸任是向高管放权的信号,京东各个业务未来会加强自己的独立运营体系,但并非意味着他在公司隐形。他认为,刘强东以前的管理更关注细节,但以后会注重对整体方向和战略的把控,将细节更多交给下面。

而在交出了一份皆大欢喜的2019年财报后,2020年京东的故事又该怎么讲述?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