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婷婷 黄兴利 北京报道
3月17日,高鑫零售(06808.HK)发布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高鑫零售总销售营收1018.68亿元,同比增长0.5%;经营溢利为48.90亿元,同比增长4.1%;股东应占溢利28.34亿元,同比增长14.4%。
虽然总的营收净利有所增长,且生鲜电商业务实现盈利。不过,在高鑫零售总收入中,来自销售货品的收入为人民币912.79亿元,同比下降4.5%。高鑫零售的销售货品收入部分已连续两年收入出现负增长,这是收入主要来源。同时,其也面临着同店销售增长动力不足,以及门店扩张持续放缓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目前超市普遍存在的情况,如何重构大卖场型商超是零售行业的共同课题。
生鲜成获客主渠道
“在重构大卖场部分,我们一直主张的把专业品类交专业的人来做。所以把家电部分交由苏宁代为经营管理,高鑫零售应该专注于生鲜食品品类,希望成为生鲜食品零售专家。”高鑫零售管理层在电话会上表示。
早在2018年,高鑫零售的家电部门业务模式就从自营转为由苏宁代销。自此,家电产品销售收入为佣金收入,而非总销售营收。2019年同店销售增长(按排除家电的货品销售计算)为-1.01%,其中,大润发门店的同店销售实现0.5%的正增长。
对此,高鑫零售表示,一方面,由于大润发和欧尚双品牌从2019年年初开始整合,对业绩产生影响,预计门店业绩将于2020年重回正轨。另一方面则是非食品类面临不同渠道的竞争。
“商超基本以快消品和生鲜为主,加上利润较高的服装。家电零售需要一些规模效应,没有规模就没有没有价格优势和采销优势,所以高鑫零售把家电部门租给苏宁合作很正常。”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对于大卖场型商超来说,最主要的获客品类就是生鲜,这也是行业的一个趋势。在李成东看来:“生鲜代表着流量。阿里是高鑫零售最大的战略股东,生鲜也是阿里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重点,线下有盒马鲜生和高鑫零售,但现在盒马的门店数量有限,高鑫零售就变得非常重要。”
2019年,高鑫零售开设了7家新门店,关闭5家门店,目前门店总数达到486家,其中大润发414家、欧尚72家。7家新店是上市9年以来新开门店最少的一年。门店扩张速度一度放缓。财报中提到,2020年会加速推动大卖场的重构,计划改造50家门店。重构后的门店可比店进步率相比其他未重构门店,进步率有显著提升。2019年度,高鑫已经完成10家门店的重构。
“现在大卖场整个行业都在重新定义。大卖场面积要变小,之前1-2万平方的门店会缩小到几千平方米。存量大卖场也会做改造,提高生鲜比例。大卖场做存量改造为主,发展一些中小型的门店作为互补。”新零售专家云阳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生鲜零售线上化加速
同店销售增长和门店扩张的双双放缓,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高鑫零售总体收入的增速。公开资料显示,自2011年上市后,高鑫零售的收入增速一直处于增速逐年下滑状态,2014年收入增速跌破两位数,2018年开始呈现负增长。
“大卖场的同店业绩增长持续下滑是行业问题。一方面是被更小的门店社区生鲜逐步影响,另一方面生鲜电商也会有影响。”云阳子分析道。
虽然总体收入增速不佳,但高鑫零售的生鲜电商业务在2019年实现了盈利。2019年高鑫零售O2O业务(在线到线下业务)的总销售营收同比增长近90%。据悉,该业务以B2C形式为主,顾客通过大润发优鲜、欧尚到家,以及合作方平台入口如淘鲜达、饿了么、天猫超市来选择生鲜一小时到家服务。截至2019年底,B2C用户数已突破3300万,活跃用户数超过1000万。
高鑫零售通过和阿里巴巴的紧密合作,在技术赋能、流量和供应链资源等方面得到互补和加强。不过,在李成东看来:“高鑫零售把流量都倒给阿里巴巴了,对自身的业务不是那么有利。可能在技术层面和方法论上会更强一点,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更多是门店线下业务。”
此外,高鑫零售管理层在电话会上透露,此次疫情对高鑫零售影响不大,只是有部分门店配合政府停业。高鑫零售是提供民生基本服务等,收入同比有所增加。超市部分营业收入不受影响。疫情期间客户线上需求非常旺盛,增长了3.5倍-4倍左右,主要还是生鲜和食物。
零售行业发展线上业务已是趋势,尤其是疫情发展期间以来,除了通过常规的App、小程序等入口提供送货到家服务外,物美、永辉和华冠等超市也开始尝试直播带货方式,挖掘线上流量。
业内人士指出,疫情加速了生鲜零售的线上化趋势,但仍然以线下为主。对于大型商超来说,门店选址、供应链资源和成本控制都极为重要。“疫情期间是一个特殊的消费场景,超市经营的关键因素是履约能力。因为去超市的人较少。大家还是希望能够送货到家。这种履约能力很多商超可能达不到,或者效率不够高。“云阳子表示。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