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324214929FbQ13dtFFr.jpg

“金主”孙正义收缩过冬 新经济公司如何“续命输血”

卢晓 2020-3-24 22:33:32

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在资本市场以大手笔、高估值而闻名的阔绰投资者软银,也将在全球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中转向收缩。信号之一就是软银将出售手中部分阿里巴巴股票。

3月24日消息称,日本软银集团(SBG)计划出售价值约120亿-15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份,以作为其前一天宣布的410亿美元(约合4.5万亿日元)资产变现计划的一部分。

在市场低迷期间宣布出售自己手中最值钱的股票,显示出软银筹集资金的迫切。但就在3月24日当天,市场还传出软银领投滴滴无人驾驶3亿美元的消息。在一出一进间,软银真的缺钱么?而在金主们都资金遇紧之际,新经济公司们又该如何获得输血以“续命”?

变现阿里股票

软银计划在未来一年时间内进行的410亿美元的资产变现,这无疑是一个庞大计划。而消息称其手中的阿里巴巴股票这将成为这个庞大计划的重要组成。

手中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是软银资产的重要支撑。

阿里巴巴目前美股市值为4730亿美元,总股本为26.83亿股。其去年11月在港股上市前公布的招股书显示,软银当期以25.8%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软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市值超过1200亿美元。而以目前市值粗略计算,150亿美元只占软银手中阿里股份的12.2%。

这意味着,这次出售后软银依然是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而即便是软银410亿美元融资计划全部出自于阿里巴巴的股票变现,以阿里巴巴目前市值计算,也仅占其手中阿里巴巴股份的3.3成。而在阿里巴巴去年披露的招股书中,第二大股东马云当期持股比例仅为6.1%。

这并不是软银第一次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此前在2019年6月,软银宣布完成出售7300万股阿里巴巴美股存托股票,并将在交易完成后获得约111.2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与当时阿里巴巴价格在150美元-160美元区间上下浮动相比,阿里巴巴目前的股价有所上涨。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股市波动剧烈,此时并不是阿里巴巴股价的高点。截至3月23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为176.34美元,降2.74%。相对其今年1月13日230.48美元的收盘价,已经下滑约23.5%。

而市场的另一个担心是,大量的阿里巴巴股票涌向市场是否会导致阿里巴巴股价的持续走低。3月23日阿里巴巴股价盘中最大下滑幅度超过6%。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大量股票的抛售一般不会在二级市场直接抛,“往往都是先寻找买家,然后再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方式转让,所以对二级市场的压力比想象的要小一些。”他认为,信心上的压力会大于实际的压力。截至记者发稿,阿里巴巴尚未对股份被出售有所回应。

战略收缩

相对阿里巴巴股价的下跌,3月24日,软银集团收盘于3791日元,上涨18.95%。这一增幅打破了软银在3月23日宣布变现计划后创下的18.61%的增幅记录。

而回购股票也被认为会提升软银股价。《华夏时报》记者在SBG官网看到,在其欲筹集的4.5万亿日元资金中,最高将会安排2万亿日元用以回购股票。孙正义称,这将是软银历史上最大的自有股票回购。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今年3月13日软银刚宣布了一笔5000亿日元的股份回购。而两次回购将导致软银45%的股本被注销。

剩下的筹集资金被宣布将用于减少软银的负债以及增加其现金流。但软银方面在3月23日的公告中称,目前其资产负债表上拥有超过2450亿美元的资产和150亿美元的现金。而孙正义还称,欲变现的410亿美元资产,不足软银当前资产价值的20%。

但目前软银连续大增两日后的股价,距离其今年2月27日5239日元的收盘价还下滑了约28%。而在宣布上一笔回购计划后,3月17日标普将软银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原因是软银近期宣布的股票回购计划和股价下跌对其财务健康构成了风险。

阿里被认为是软银投资史上教科书级别经典案例。但除了阿里之外,在已上市或临近上市的投资企业中,软银也难逃被“割韭菜”命运。3月23日Uber股价收于22.4美元,比其在今年2月盘中41.86美元的高峰缩水超过45%。而Uber上市时的发行价是45美元。此外,软银曾在去年2月给出共享办公独角兽Wework470亿美元的估值,但在去年9月Wework闯关IPO失败。去年12月,Wework的估值已经下滑到73亿美元。

但王骥跃认为,软银的现金回笼并非因为要投资而缺钱,“当前全球经济是不稳定状态,更多是战略上收缩。”

那些被软银看上的“吞金兽”

但软银一边回笼大笔资金,另一方面却还有向外投资的消息传出。3月24日业界消息称,软银集团将牵头向滴滴自动驾驶公司投资3亿美元。但截至《华夏时报》记者发稿,滴滴方面尚未对记者的提问有所回应。

事实上,除了收购芯片公司ARM、成为Uber第一大股东等外,软银和其发起的愿景基金一直是全球新科技公司和新经济公司的“金主”。公开资料显示,除了投资印度经济连锁酒店OYO、东南亚出行平台Grab等外,软银在中国市场还已经投资了商汤科技、码隆科技等AI创业公司。

但新科技、新经济公司多处于创业烧钱阶段,而疫情则增加了其资金压力。有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据他了解新经济企业的融资还在继续,但当前的融资已经显著放缓,整体上资金紧张。而作为许多被投公司的大股东,当初给出高估值的软银显然要承担为这些创业公司“续命输血”的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3月18日软银又向其投资的OYO酒店再投5.07亿美元。这对于身陷解约、裁员危机的OYO来说,无疑是一笔关键的救命钱。但近日,WeWork则指责软银试图违背购买30亿美元WeWork股票的协议。

此前还有消息称商汤科技IPO放缓,并称其转而寻求在私募市场融资至多10亿美元。但商汤科技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此外商汤目前还没有上市具体时间和地点的计划。公开资料显示,软银此前已投资商汤科技10亿美元。

但需要提及的是,软银规划的资产变现周期长达一年。而持续蔓延的疫情加速了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紧缩。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软银投资的新经济公司们将如何挺过这场漫长寒冬?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