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头的共享单车 郑婷婷摄影)
本报记者 郑婷婷 黄兴利 北京报道
一直以来,围绕着共享单车行业的争议不断,各大厂家在前期通过疯狂烧钱陷入恶性竞争,后期又缺乏合理的盈利模式,遭致业界诟病。日前陷入裁员风波的哈啰出行又被曝电动车租售业务出现调整。
近日,一位哈啰出行离职员工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哈啰出行的电动车租售业务(哈啰车服)人员优化比例很大,且业务架构大面积调整,供应商和经销商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对此,哈啰出行相关人士表示,上述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人员优化是常规行为。但对于该业务现状,其表示:“很多业务经营的问题涉及商业机密,无法公开解释,但前提一定是不能坑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否则哈啰出行在市场上也无法立足。”
据了解,目前哈啰单车主要通过发展能够盈利的共享电动车(助力车)业务,补贴亏损的单车业务,完成两轮业务的闭环。多位接近哈啰出行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哈啰在2018年急遽扩张后,2019年内部管理混乱,导致人才流失和业务停滞,后期高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梳理业务线,聚焦两轮出行业务。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以助力车补贴单车模式建立在共享电动车行业尚未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如若滴滴和美团加大发展电动车业务,哈啰出行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电动车租售盈利难题
哈啰车服是哈啰出行的两轮电动车新零售业务,今年1月的媒体报道显示,哈啰出行电动车服务业务通过与线下门店合作售卖的方式,已经开始在国内8座城市落地运行。
据记者了解,哈啰车服主要提供电动车租售业务,有月租、季租和年租以及零售等方式。提供运维、车辆回收、常规维修、不耗时直接换电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平台面向国内所有大中电动车厂商开放。哈啰出行从电动车供应商获得车源后,通过智能技术提供增值服务,和下游的经销商以联营和加盟的方式合作,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就是电动车的所有权分别属于哈啰出行和加盟商,车辆价格在2350-2950元不等。哈啰出行提供后台技术、流量支持以及运营培训等。
一位接近哈啰出行的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哈啰出行的电动车租售业务已优化掉一大部分人员,且业务架构也在大面积调整,部分供应商在大面积备货后,被单方面违约停止采购,承担了巨大损失;由于经销商无太大议价能力,导致进货成本和用户免维护等增值服务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个体营收。
哈啰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回应道:“人员优化是常规行为,供应商有所冗余是很正常的情况,且本身该业务体量也不大。我们希望和加盟商一起通过增值服务盈利,具体的合作细节是商业数据,无法透露。加盟商赚到钱的和没赚到钱的都会有。任何业务我们都是希望把它和经销商一起做好的。”
根据哈啰出行官网信息,哈啰车服合伙人(加盟商)等级分为三种:授权店、旗舰店和运营服务商。虽然具体的合作模式不得而知,不过,以哈啰助力车为例,在知情人士提供的哈啰助力车招商手册中哈啰表示,以平均翻台率6计,加盟商投入500辆车后,在不计广告收入的情况下,第7个月收回车辆成本,达到盈亏平衡,第8个月起,每月盈利280余万元。
记者询问了两位哈啰车服加盟商经营状况,一位表示目前盈利情况一般,盈利能力和运营水平有很大关系,另一位表示,目前门店处于亏损状态,两年盈利都不可能达到280万。
哈啰出行对记者表示,对于经销商来说,哈啰的优势和创新核心在于智能方案,包括哈勃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等,通过定向赋能加盟商,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本地化服务。比如智能锁和出行数据参数分析还有换电服务。对于具体的换电站数量,哈啰出行表示无法透露。
一位资深电动车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哈啰电动车的智能技术只是一种补充,车子本身的质量并没有提高,对于电动车来说,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本身的耐用性、刹车性能和安全性等。
2019年哈啰发生了什么
无论是人员优化问题或是哈啰车服等业务的问题,背后反映出哈啰出行在过去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出现的内部管理和经营上的问题。哈啰出行CEO杨磊也在今年3月提到过,2019年是哈啰出行人员增长最多的一年,组织效率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公司更加注重绩效管理。
据知情人士透露:“哈啰出行因为创业阶段有拼劲被蚂蚁金服选中。但是从2018年末开始,业务线和人员大量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哈啰没有做好企业文化,价值观被稀释,导致人才流失,业务层面裹足不前。”
公开资料显示,哈啰出行成立于2016年,主要在三四线城市发展。2018年哈啰出行获得蚂蚁金服的大量融资后,依托支付宝这一顶级流量平台,2018-2019年扩张速度加快,人员规模从2017年底的不满千人,到2019年初已发展至四千人左右。
201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共享单车竞争行业激烈,哈啰出行开始考虑拓展业务,包括共享电动车和顺风车等业务陆续推出。
“当时做市场评估的时候,共享电动车的目标是年收入一百亿,长租业务的目标更高。哈啰电动车的盈利建立在没有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但是由于政策约束和用户出行次数限制,长租业务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
2019年,哈啰开始梳理业务线,加强优势的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聚焦两轮出行业务。共享电动车(助力车)成为哈啰出行为数不多的盈利业务之一。据了解,之所以共享电动车能够盈利,是由于电动车的舒适性高于自行车,长租模式解决了用户不怕丢和个人认证性的问题。
李开逐曾公开表示,2019年实现了局部盈利,甚至有几个月,哈啰出行整体也实现了盈利。据哈啰出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哈啰出行目前财务状况非常良好,整体已经非常接近盈亏平衡(微亏)。”
业务的拓展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撑。数位哈啰前员工向记者表示,2019年哈啰出行的管理模式出现了问题,员工拉帮结派和站队现象很普遍,一位前员工直言:“2018年和2019年的哈啰在文化氛围上是两家公司。”
2019年1月,李开逐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哈啰出行目前估值为50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可能在6个月之后,暂无IPO时间表,预计IPO时估值会到百亿美金。
“由于2019年哈啰希望尽快上市,在上市的准备阶段,就会短时间内进入大量人员,但是又不能保证所有进来的人员素质和水平足够支撑公司发展。因此公司鼓励员工推荐前同事和朋友等,导致很多小团体出现,不利于业务开展,很多事消耗在人际关系的沟通,这种现象在哈啰非常普遍。”另一位哈啰前员工对记者透露。
三巨头关于共享电动车的顾虑
进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众多企业,哈啰出行也不例外。市场中出现哈啰裁员了10%的声音。
对此,杨磊在今年3月回应道:“我们没有一刀切的指标说每个团队都要减员多少比例。总之还是汰换调整少量不合适的人,提升组织效能,让组织具备更强的竞争力。现在是哈啰出行创业至今,账上现金储备最多的时候。公司不会面临生死问题,总体上,哈啰出行的资金储备、业务恢复情况都比较好,足以保证能够成功渡过疫情期。”
值得注意的是,哈啰出行对外表示,基于平台战略,哈啰出行将基于出行向整个生活服务方向延伸,目标是:未来三年,DAU过亿;更长的时间内,成为中国人主流3个APP之一。查阅哈啰出行App会发现,平台近期上线了“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消费入口,增加了“借钱存钱”“车主服务”“查路线”等金融、车服、地图的内容,一个初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正在搭建。
“从共享车辆进击本土生活服务全链条,哈啰的路线其实和美团正好相反,美团是在生活服务链条上加入共享单车,完成场景的全覆盖。这其实就是两类平台的一种共性合流,只不过一个是从点到面,另一个是从面补点,仅仅从战略角度,并不会形成大的差异,关键看这个点面结合如何达成场景融合和增值服务的盈利可能。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对记者表示。
自2018年ofo陷入资金链断裂、走下神坛后,共享单车市场重新洗牌。哈啰出行、美团单车、青桔单车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这背后,是阿里、美团和滴滴三巨头在出行领域的混战。
2019年12月李开逐表示,哈啰单车已经进入360个城市,在行业有50%以上的占有率,哈啰助力车业务进入260个城市,接近70%的市场占有率。
“共享单车行业会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状态,但是目前无法盈利。电动车市场的玩家会越来越多,市场也会越来越大。不过,由于电动车政策限制,除了哈啰出行,另外两大巨头都有自己的顾虑。滴滴担心强行做电动车会影响企业口碑和四轮业务,美团也担心做电动车会影响现有的本地生活包括外卖等业务。未来如果政策出现松动,不排除巨头的加入。”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