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512190119jvwgJmz4Td.jpg

全时背影并不完美:加盟商投资仅退45%?“中国版7-11”如何收场

郑婷婷 黄兴利 2020-5-12 20:42:55

本报记者 郑婷婷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全时便利店闭店风波持续发酵。5月12日,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旗下子公司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5月20日进行调整,并对直营店全场商品进行6折销售(不含香烟、卡购产品)。

自前一日全时便利店公告即将闭店的消息后,众多消费者涌到全时门店抢购。与此同时,全时便利店的加盟商则陷入了可能无法收回加盟费的境地。有报道指出全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公司对外否认了这一说法,称是因为疫情影响严重,进行战略调整,便利店业务先收缩,停业之后会有其他合作,货款和员工工资肯定都会结清。

“全时闭店跟当下市场形势有关,新零售以前引导的通过烧钱扩大规模的模式,目前在市场上已经不被看好,所以当企业单店盈利能力比较弱、亏损严重的时候,肯定会面临发展难以为继的情况。”零售管理专家胡春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加盟费或仅退45%

“他们(全时)现在是给了一个解决办法,按照投资金额的4.5折退还,这个解决办法对我们来说损失是非常大的,我们也在考虑要不要同意。我们担心,如果不同意到最后一毛钱都要不回来。”北京的全时加盟商刘静(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刘静透露,她在2015年成为全时便利店的加盟商,加盟费为70万。门店种类和选址不同,加盟费也不同。全时的加盟商分为参与经营的c类和不参与经营的b类,b类加盟费在70-100万之间,每季度进行分红。记者在一个加盟网站上查询到,全时的加盟条件第一点就是有至少50万元以上的资金运作能力。

“我签了五年合同,2019年到现在已经有一年没有分红。2019年找过全时协商,对方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投资额的4-6折,我们也都同意。但是后来就没下文了,加盟经理也说已经离职。后来遇到疫情,对方说还没复工,一直到现在,几乎快失联状态。”刘静表示。

5月11日,全时宣布即将关闭北京地区所有门店的消息让刘静更加焦虑:“之前有加盟商说全时要求签了新的4.5折协议后,就要把原合同收回。但是这样对于我们比较不利,因为如果你既不到账,原合同又收回了,这对于我们之后走法律程序很不利。所以我们现在希望,第一能真的给钱,第二钱到账了再归还原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具体的分红方案,刘静介绍道,投资额比较大的加盟商,按照运营的情况分红,她的合同是保底营业额的11%。如果每个季度的净利润,双方五五分成后超过11%的保底,就按利润分红;如果分成利润没有超过11%,就按照保底的金额。刘静表示:“我加盟了这么长时间,每次都是保底,不知道是他们的财务报表作假还是他们就真的没挣到钱。”

对于上述刘静的说法,《华夏时报》记者向全时相关人员询问,对方仅表示,加盟商的问题由相关的对接人负责。随后,记者又拨打了全时官方电话,均无法接通。

此外,刘静表示,目前一些加盟商已经报案,有的已经受理,正在等待开庭。“我们现在觉得很迷茫,就担心后续全时公司彻底破产了,就算胜诉我们也是一毛钱都拿不回来,非常被动。”

闭店潮再起

无论是闭店还是加盟商退资难,背后都反映出全时在经营上遇到了困境,而这也已早有征兆。

2018年因母公司P2P爆雷,全时面临资金链断裂,随后陷入倒闭潮。2019年刚被山海蓝图接手,现如今又宣布大范围关店。高开低走的全时未来的调整道路不会轻松。

一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了解的情况是全时确实在做大调整,关闭重点亏损门店。因为可能会有新的资本方要进来,所以先做资产的清算和处理。不过还没有最终确定。”

成立于2011年的北京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旗下包括全时便利、全时生活两大业态。一开始全时就对标7-11大规模扩张门店,2015年全时展开全国布局,提出"年内千店,5年万店"的计划。同时启动IPO计划,彼时全时便利店整体市场估值达15个亿。

2017年,全时的发展达到顶峰,在北京拥有360家门店,位居市场第一。数据显示,2017年全时整体销售额约为12亿元。以20%至30%的便利店综合毛利率计算,其年毛利润约为2.4亿元至3.6亿元。

到了2018年,因母公司复华控股旗下的P2P理财平台海象理财暴雷,全时受到波及,出现门店关闭情况。2018年底,全时通过“解体分拆”的方式结束品牌运营。位于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时便利店由山海蓝图斥资近3亿元收购。截至2019年6月,山海蓝图共拥有全时门店500家,员工2500人。位于华东、重庆地区的90余家则由罗森便利店接手。如今,山海蓝图接手仅一年半,全时再次陷入闭店潮。

实际上,由于线上零售渠道崛起,传统零售业一直不景气,家乐福和麦德龙等大型商超接连“卖身”,便利店业态也无法独善其身。据《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运营成本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电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

胡春才向记者表示,目前便利店有三条路,第一,国内的便利店主要是便民店性质,后面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业务结合来进一步深化便民的特质。第二种是日式便利店,提供一日三餐的即食餐饮,但是建设合办工厂的挑战性比较大,国内企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支撑,后续可能会严重亏损;第三种,是类似永辉生活这种生鲜加便利店业态,将来也很有发展前景。

“这三种便利店业态的核心都是如何去提高单店运营效益,只有单店能够接近盈利下,企业扩大规模才会有意义。否则门店越多,企业亏损也就越快。”胡春才指出。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