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5302122192MQ7JyfNkM.jpg

民法典时代来了:历经66年,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

张智 2020-5-29 22:49:00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这部法律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作为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共1260个条文,涵盖了一个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各个阶段的权利。从胎儿是否有继承权,到孩子给游戏充钱是否能要回,从高铁霸座能否追究责任,到见义勇为能否免除责任……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我国之前已有多部民事法律,为什么还要编篡民法典?事实上,民法的具体规范和制度数量庞大,但是这些规范和制度不能像一麻袋土豆一样随意地堆放在一起,需要一部法典将其统筹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宪忠说。

据了解,民法典也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其出台以后,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9部法律将被不再保留。

“编纂民法典是我国民事立法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在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法治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诞生之路

民法典不但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也是至今为止中国体量最庞大的法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据了解,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汇编后,形成的系统性法律。而民法典被称为“民权保护之母”,也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家庭婚姻、邻里纠纷等,是保护公民民事权利、保障人民私权的基本法。

“在中国的民法领域,建立健康合理的法源体系。一部相对完备的民法典,不仅能够为法官提供具体、明确的裁判依据,对普通民众而言,一部具体和明确的民法典的存在,将使得其预测行为的法律上的后果,变得更加容易。”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表示。

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避免当事人通过诉讼来获取不当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秘书长王轶注意到,民法典上,绝大多数的法律条文协调的是民事主体之间私人利益关系的安排。出于尊重当事人自主决定的原因,因此,民法典中不时可以看到,“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的规定。

“民法典说起来好像很抽象,很专业,其实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可能都有关联。”王轶表示。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颁布了大量的民法法律法规,比如,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民事法律规范体系逐渐完备。

不过,这些法规内容庞杂、分散广泛,不仅存在一些法规相互之间不够协调的问题,老百姓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但这些法律法规,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制度基础、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我国曾先后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2年四次组织民法典起草,但都因为时机不成熟而一再搁置。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2015年民法典编纂正式启动,今年两会审议进入最后阶段,共经历66年。

据了解,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在民法典编纂的过程中间,常委会每审议一次,都会适时公布全民征求意见稿,就是为了给所有人民一个参与民法典编纂、建言献策,表达自己意见和主张,这种民主参与的机会。”王轶说。

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总计10万余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条文字数最多的一部法律。

盛世重典

民法典不仅对个人意义深远,对国家而言,意义也是非同寻常。

事实上,民法典不仅仅是权利的宣言,更是民事活动的基本遵循和依靠。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对接人民的法治需求,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实实在在地写进了法律条文中,更好地为百姓幸福生活保驾护航。正如一些网友所说,民法典是一部“宝典”,遇到问题可以找法说理,解决问题可以依法办事。

比如,在民法典中,明确胎儿权利保护、住宅70年后自动续期、夫妻间工资条算不算“隐私”、离婚冷静期、虚拟财产继承权等内容,都是近年来社会上讨论较多的话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可见,民法典的出发点就是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解决现实生活真实存在的问题。

一个例子是,近年来,因诚信缺失和保障不力,不敢见义勇为、不敢做好人困扰着人们,不要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一直是公众的强烈呼声。针对如今见义勇为引发纠纷的实际,民法典免除了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

此外,民法典草案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人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

“一些侵权行为,比如骚扰电话、骚扰短信、骚扰邮件、骚扰传单;进入他人的房间窥视、偷拍;跟踪、偷听等都是侵犯隐私权的形式。所以,隐私权的保护力度是空前的。”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介绍。

不过,受民法典影响,需要作出修改的法律也不少,同时,还有需要修改的或废止的司法解释。

据了解,民法典正式实施后,现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9部法律将同时废止。

“比如大家很关心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问题。民法典做出的回答是,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届满,由法律和行政法规做出规定,我们可以在法典之外通过修改法律的方式,通过制定法律的方式,进一步的回答这个问题,要根据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凝聚价值共识的状况,来做出进一步的回应。”王轶介绍。

诸如此类涉及土地问题、居住权的问题,还有动产和不动产的登记问题涉及到的法律,如《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房屋登记办法》,可能后续都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同时,在民法典的侵权责任编中,完善了网络侵权的相关法律规则。但在王轶看来,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还有很多有待回答的问题,因此,《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已经提上了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在法典之外制定法律,民法典的一些未尽之言也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或者修改法律的方式进行回应。

“民法典为自身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其所确立的立法目的,所认可的基本原则,所规定的法律规则,使用的概念和术语,不少都是框架性的概念,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足够社会适应力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俱进。”王轶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