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53112330594YKPdvtjE.jpg

“十四五”科创发力 应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难题

张智 2020-5-31 17:00:09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无人快递车、智能消杀机器人、5G直播间……在疫情和“两会”期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为普通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提交的议案、提案,“科技创新”都是其中最抢眼的热点话题。

不过,在中控科技集团创始人褚健看来,科技跟经济这两张皮,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经济和科技之间的鸿沟始终存在。科技界不是所有研究对象都面对于应用,同时,工业界里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又找不到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5月29日,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中勉励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和深度演化,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效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破解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问题。

仍存痛点

据了解,我国存在科技存量资源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及转化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指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先进国家高达60%至70%。

数据背后折射出了这样一种镜像: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过于“高大上”,企业用不上;而国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院所又不愿做或无力去做。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 “两张皮”现象十分突出。

“要解决经济和科技长期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在创新链上游下游之间做好衔接,防止很多研发成果跌入’死亡峡谷’,使更多科研成果能产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此前指出。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刘忠范建议,应推动建立聚焦科技创新需求的新型研发机构,从事科研、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融通科技与经济两大板块,破解我国现存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5月30日,中国科协倾力打造的“科创中国”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发挥科学家品牌、多学科综合交叉、地方无缝连接、国际组织联系等组织人才优势,旨在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引导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向企业、地方和生产一线,加快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探索产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推动技术交易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让科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充分凝聚科技力量,致力于促进科学家和企业家合作,重点关注中小科技型企业,推动优势技术项目转移和成果转化,不断降低交易成本。

应从上自下共同发力

刘忠范建议,“十四五”期间由政府主导,选择典型高新技术领域,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资源,吸纳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若干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为主要目的的新型研发机构。

应将“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类创新主体汇聚流转,直接服务具有创新需求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科技型企业,也对有参与意愿的高校、院所、新型研究机构及科学家团队,实现供需对接,推动创新要素和谐共生、协同共进,构建配置优化、运转高效的创新创业创造新生态。

“新型研发机构中,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应有机融合,共同发力。”刘忠范说,“卡脖子”技术是“熬出来的”,绝不是“突击”出来的,需要久久为功。政府要给予持续的经费投入,坚持不懈推进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同时,也要通过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引领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见习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