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702222042eKgG1lrRC7.png

上半年债券违约规模超800亿 违约常态化三部门联手推新规

单美琪 孟俊莲 2020-7-3 08:02:23

本报记者 单美琪 孟俊莲 北京报道

近日,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发展改革委 证监会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围绕构建统一的债券违约制度框架,对债券违约处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受托管理人制度和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功能作用,发行人、债券持有人及各类中介机构的职责义务和权利进行规范。

央行有关负责人还表示,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在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框架下,加快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市场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债券违约进入常态化阶段

近年来我国债券违约事件有所增多,债券违约进入常态化阶段。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有65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814.77亿元,已超去年全年的一半。而在疫情暴发的背景下,不少公司也受到了影响,信用风险仍在持续暴露。

由于我国债券违约历史还比较短,过程中暴露出处置效率不高、处置周期长等问题。建立完善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提升违约处置效率,是防范化解债券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效路径之一,也是市场向纵深发展的必经之路。

近日,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中国人民银行 发展改革委 证监会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违约处置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受托管理人等投资者保护制度,充分发挥受托管理人和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在债券违约处置中的核心作用等。

对于明确违约处置各方的职责与义务,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债券发行人当面,强化发行人的契约精神,明确发行人积极履行清偿责任的义务,不得恶意逃废债或蓄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债券持有人方面,坚持投资者权益保护与投资者风险意识提高并重。支持债券持有人充分利用集体行动机制维护合法权益,明确发行人要公平、公正对待债券持有人。

而对于中介机构,在强化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的基础上,推动主承销商或受托管理人提高对存续期债券的信用风险评价和管理能力,明确建立中介机构利益冲突防范机制,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风险揭示能力,强化担保、增信机构的履职责任。同时,监管机构也需要加强监管协调和信息共享,推进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惩戒力度,推动完善市场自律管理,加快培育市场合格机构投资者。

央行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在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框架下,加快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市场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构建良好信用生态环境,维护债券市场稳定运行。

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规模上涨

另据Wind统计,2020年1-6月,包含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在内的信用债发行量达6.34万亿元,创下新高。其中,上半年信用债发行高峰主要集中在3、4月份,而5、6月发行量有所回落。

中山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湛指出,今年3月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取消和推迟发行的信用债规模明显上升。2020年3-6月(截至6月21日)共有260只债券合计金额1978.60亿元取消发行,取消发行债券只数占发行成功债券只数的比重为5.48%,而去年全年这一比重为4.80%。

值得一提的是,6月信用债一级市场取消或推迟发行现象十分明显。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规模为636.9亿元,而6月信用债总发行量为8990.8亿元,取消或推迟发行率高达7.1%。而这一比例在2020年1月至5月分别为2.7%、0.9%、3.5%、3.9%和5.5%。

从取消发行的债券评级来看,主要集中在中高评级主体。今年3-6月取消发行的260只信用债中,主体评级为AAA和AA+的合计有190只,占比达到了73%。城投债在取消发行的债券中占比较高。2020年3-6月,取消发行的信用债中城投债有105只,产业债155只,城投债占比在40%,取消发行规模较高。

李湛认为,发行利率的持续走低和资金面的波动是导致信用债取消发行走高的主因,而不同的阶段主导因素有所不同。3-4月信用债取消发行增多主要是受发行利率持续走低的影响;5月以来信用债取消发行增多主要是受资金面波动加大,资金利率中枢上移。

另一方面,除了信用债的取消和推迟发行之外,债市违约仍然频发。据统计,今年以来至5月初,债券市场共计23个主体发生实际性违约,余额661.66亿元,与去年同期规模基本相当。总体违约数额虽偏大,但边际违约率有所下降。

而新增违约主体主要是地方国企和民企,其中新增的地方国企是海航系的三家发债主体,海航资本、海南航空控股与海航集团等;而新增违约的民企包括中融新大、力帆实业、新华联控股、康美药业与天神娱乐等。

“民企的风险在缓释,国企的风险在暴露。”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年初以来违约新的一个特征是信用风险有向国企蔓延的苗头,包括方正、海航系在内的大型央企和国企的违约对国企信仰有所冲击。”

其还认为,单就民企新增违约下滑的信号并不能得到民企信用基本面拐点已经到来的结论。因此,虽然边际上国企的风险在暴露,但从绝对体量上来看民企可能仍然将是信用风险最为高发的板块。所以,判断等级利差或将持续维持在较阔状态,下沉需防范信用风险。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