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731111119FNQ2rscVLR.jpg

李超: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李超 2020-7-31 11:33:42

李超

两个大循环应对持续挑战

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两个大循环”自5月份以来被反复提及,已成为中长期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是全局性的谋划,其重要地位不亚于“供给侧改革”,未来将有配套政策逐步出台,将两个大循环的思想落实落细。我们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用内需去替代外需,而是充分利用好国内大循环提高供给能力,促进国内产业链的升级替代,进而更加促进出口,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也是最近几个月以来贸易顺差持续超预期的原因。

保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政治局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中要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住市场主体是实现“六保”的基础,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疫情发生以来,降低水电费用、贷款利息、鼓励租金减免等政策从成本端为企业减负,增加中小微企业贷款、对贷款期限应延尽延等政策从资金端为企业纾困,有力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我们认为,中小微企业是支撑就业的主力军,保市场主体是实现今年就业目标的重要基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促进国内经济加快复苏的根本,既要释放中小微企业活力,也要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会议强调要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会议指出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财政政策注重实效

政治局会议强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年内财政政策表现积极,已动用赤字率、特别国债、专项债、减税降费等多项财政工具,累计资金使用超过11万亿,但也存在支出速率低、资金淤积等问题,我们认为下半年财政政策重在落实政策安排,讲究政策实效,预算内教育、科学技术等各项资金支出将加速,专项债资金匹配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已发的特别国债将助力地方县市应对疫情次生伤害,财政加强预算执行、资金下沉也将促进政策效果提升,财政支出增速也会加快。

货币政策精准导向

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疫情发生以来,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降低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创设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提高MPA考核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和制造业融资考核权重等方式,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制造业及中小微企业,以稳定就业。未来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精准导向作用,扩信用向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倾斜,央行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78.6%,较一季度上行10个百分点,且明显高于大型和中型企业的60.7%和66.9%,小企业信贷需求旺盛。会议强调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我们预计扩信用的情况下,今年M2和社融增速分别为12%和13%。

十四五规划有望淡化增长目标,强化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将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九大报告曾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预计“十四五”规划也将淡化经济增长目标,更加强调优化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一要加强补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短板建设;二是发展城市群建设,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三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缩小贫富差距,拉动内需。四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作者为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