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曾因“宝万之争”进入大众视野的万能险,在经历几年的监管约束之后,如今已然褪去锋芒。
8月16日,郭树清在《求是》杂志刊发的文章《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中,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保险业激进的投资理财型业务得到遏制,寿险业务的中短期保费占比从31%的历史高点降至4%。
郭树清罕有地强调金融产品高收益问题。其表示:“世界上没有高回报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
监管再立“规矩”
事实上,万能险是近几年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仅在今年,监管就多次给万能险“立规矩”。
近日,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对上海人寿、英大泰和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横琴人寿、光大永明人寿等12家人身险公司的总经理及总精算师进行约谈。
约谈的原因就是,监管根据非现场监测情况发现,部分人身险公司万能险账户财务收益率低于实际结算利率,存在利差损等风险隐患。
今年以来,市场利率震荡下行,宝宝类货币基金回报降至2.5%上下,以债券资产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普遍下行,一年期产品大部分在3%至4%之间。
但上述被约谈的12家险企所售卖的万能险产品,普遍存在结算利率高于5%的情况。如复星保德信人寿销售的附加天天盈B款年金保险(万能型),今年6月的年结算利率就高达6.5%。另外,上海人寿旗下30款万能险中,也有多达18款产品6月年结算利率超5%,其中,上海人寿盛世加利两全保险(万能型)年结算利率最高,达6.35%。
今年6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其中,2020年非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上,将保险机构的万能险业务单独列出。
具体包括,万能单独账户的资产未单独管理;在同一万能单独账户管理的保单未采用同一结算利率;万能账户实际结算利率未根据万能账户单独资产的实际投资状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存在刚性兑付的情形;万能单独账户资产负债严重错配,对可能存在的利差损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未制定可行的应对措施等。
今年2月份,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强化人身保险精算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在非现场监测机制方面,还重点对季度监测机制进行了完善,新增责任准备金覆盖率、万能险账户基本情况、投连险账户基本情况等。除将责任准备金覆盖率纳入监测指标体系,还强化对万能险等业务监测,加大负债业务监管力度,重点防范行业现金流和利差损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因盲目追求业务规模而造成利差损,不仅对寿险企业自身的稳定经营造成威胁,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若利差损长期存在,将直接导致寿险公司资产负债比例失衡,资产变现能力较差,现金支付能力不足。如果引发大规模退保,将给社会带来不稳定。
源起缓解利差损风险
作为人身险重要产品形态之一,追溯过往,从未有产品像万能险那般风光过,又这般无奈过。
万能险之所以说它“万能”,主要表现在交费灵活、保额可调整、保单价值领取方便等方面。在英美等保险发达之地,万能险是在1970年代利率大幅提高的环境中,为提高保单灵活性和投资属性而出现的。如今,万能险已成为美国市场上的主流险种。根据LIMRA(美国寿险协会)统计显示,万能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的比例在美国已基本稳定在38%左右。
但与国外的发展路径不同的是,万能险被引入中国,却是在寿险业发生利差损危机之时。
1992年至1996年期间,中国GDP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在1993年甚至达到10.98%的高点,并在将近三年的时间内维持不变。
急于扩张规模的中国寿险公司也纷纷将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调高至7%-10%之间。
风险也是在此时悄然而至,随着股市下跌、楼市泡沫破灭、国有企业以及商业银行经营陷入困境,1996年5月1日开始,银行利率进入下行通道。
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在此后3年多时间里,中国央行7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最高的10.98%直接降至2.25%,到2002年该利率已跌至1.98%。
但在当时,保险业不仅没有调整高预定利率的产品,却将每一次降息都当作一次促销的大好机会,有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寿险业的利差损达到了数百亿之巨。
最终,巨大的风险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1999年6月10日,银行又一次宣布降息当天,原中国保监会也下发《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全面叫停高预定利率产品,强制寿险公司将寿险保单(包括含预定利率因素的长期健康险保单,下同)的预定利率调整为不超过年复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还条款,即日开始实施。
这一纸通知也直接导致寿险陷入萧条。为了突围,平安人寿率先引进无保底收入的投连险,中国人寿引进了分红险,太保寿险等则在2000年引入了有保底收益的万能险产品。万能险由此正式进入中国,且主要通过银行渠道销售。
在进入中国最初的岁月中,万能险颇受欢迎,2003-2007年间,万能险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07年在股市暴涨的推动下更是实现了113%的增长。平安、太保、泰康等大型寿险公司均大规模地售卖过万能险产品。
第一次“滑铁卢”与“高光时刻”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资本市场也随之进入熊市。受累于资本市场下行,万能险结算利率集体跌破4%。与此同时,因2011年保险业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投连险和万能险中用于投资的保费不再计入原保险保费统计,不少险企开始淡化万能险,主攻传统险和分红险,万能险由此遭遇了第一次滑铁卢。
扛过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打击,也见证了银行存款利率再度上涨和下降,2012年,中国开启新一轮金融市场化改革,原保监会相继出台政策,实质性拓宽险资运用渠道。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也到了不得不发的地步。
2013年8月1日,原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宣布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签发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法定评估利率为3.5%。
受益于投资收益的放开以及费率改革的到来,万能险在中国也真正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2年中国寿险保费不足万亿元,2016年底寿险规模保费已达3.45万亿元,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五年累积超过2.5万亿元。不少中小险企,将万能险视作弯道超车的“特效药”。
不少险企借助万能险横扫资本市场,染指诸多知名上市公司,如招商银行、民生银行、金融街、金地集团、大商股份、同仁堂、金风科技、远洋科技、万科A、格力电器、伊利股份,一时万般风光。
然而,这些险企因在A股大肆举牌,引发了路人皆知的“宝万之争”以及恒大“割韭菜”事件。随着明星企业家董明珠斥责险资举牌破坏实体经济,原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将险资斥责为“妖精”、“害人精”。2016年,原保监会连发数文念“紧箍咒”,万能险也应声从巅峰跌落。
浮浮沉沉 由盛转衰
2016年3月,原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要求停售,存续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满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规模逐年递减。
6月,原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从产品的设计、监管上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但还是给出5年过渡期。
2016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过渡期不再,明确保险公司自2017年开始,中短存续期产品季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季总规模保费收入比例就须控制在50%以内,原保险保费收入占当季规模保费收入比例也不得低于30%,否则一年内将不得新设分支机构。
不仅如此,针对个别在万能险方面表现激进的险企,原保监会还采取了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暂停委托股票投资业务、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三个月内禁止申报产品等一系列监管措施。
2017年,原保监会的人事巨变之后,保险业整体转型也进一步提速,“保险姓保”成为主旋律。
据本报记者粗略统计,2017年仅保监会官网公布的相关政策及通知就达60多份,与人身险或财产险相关的文件也均超过200份。
其中“134号文”即《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又进一步遏制中短存续期产品,强制险企发展保障型产品。
监管对险资资金运用方面也进一步规范,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就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旨在防止险企沦为大股东提款机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于这一年下发;原保监会还开展多种现场检查,并对涉事险企予以重罚。
如今,在“保险姓保”的政策引导下,万能险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保险业也逐步摆脱过去以“规模为王”的粗放式发展理念,推动业务发展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价值,从销售导向转向客户需求导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万能险彻底消失了,消失的只是"短、平、快"的高现价万能险,是简单粗暴的发展模式。
自2017年134号文开始收紧短存续期产品备案以来,保险业不断推进转型,保险公司负债端增长承压,一些公司也出现了不得不面对的现金流问题,更重要的是,低利率市场环境下,短期产品的利差损风险相对长期险利差损风险更容易得到控制。
去年底,有媒体报道,银保监会有意规范两全保险,考虑允许保险公司开发设计保险期间5年期以下的两全保险产品,但不得短于3年。这则消息虽然隐晦,但也透露出一个信号,即银保监会将重新全面放行中短存续期产品(实际存续期间低于5年的产品)。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监管在鼓励发展中短存续期产品,据了解,监管将在产品结构、偿付能力、准备金等方面设置多重标准,险企一旦不达标,仍将会被取消资格。
兜兜转转数十载,人身险业发展几经波折,数次险象环生,而万能险的浮浮沉沉也从侧面印证了行业正是在这样的波折中逐渐走向成熟。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