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0826172804bthafjq5yQ.jpg

经济分化催生结构性机会,资本市场迎良机

李迅雷 2020-8-26 19:22:47

李迅雷

今年以来,疫情肆虐,全球经济呈现负增长,中国也不例外。我们研究所年初通过数学模型曾预测全球累计有8.8万的病例,但后来美国疫情失控,出乎大家的意料。截至目前,拉丁美洲、印度等等仍然深陷疫情蔓延的焦虑中。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全球经济下半年、乃至明年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根据IMF的预测,今年全球GDP将增长-4.9%,美国增长-8%。近期,美联储会议也认为美国经济很难复苏,这或许造成美股的未来下跌。

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无法得出经济何时得以修复的准确时间表。但是,客观来讲,即便没有疫情,全球经济也处在一个下行的趋势当中,只是疫情使得下行的斜率变得更加陡峭而已。

总体来讲,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和平期,和平意味着游戏规则基本不变。大家按照原先设定的游戏规则一直玩下去,玩下去的结果导致结构问题越来越严重。大家知道,美国在不久前出现了示威游行、骚乱等等,原因何在?我认为根本原因不是种族歧视,而是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影响全球经济增长

在美国,占比1%的人拥有接近40%的社会财富,而与此同时,俄罗斯、印度、韩国、法国、英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寄希望于改革来缩小贫富差距的效果并不理想。

全球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消费来拉动。当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作为消费主力的中低收入主体的消费能力将受到抑制,再加之疫情的影响,消费更为艰难。消费负增长带来的是GDP的负增长。

所以全球经济面临着长期的结构性问题。结构扭曲、阶层固化等因素使得经济正处下行,再加上疫情,中美之间的博弈加大,全球动荡开始加剧。这个是未来趋势,过去全球经济总有领头羊,二战之后美国是领头羊,80年代日本是领头羊,2000年之后中国是领头羊。

现在中国也出现了负增长,谁来领头?没有领头者,所以全球经济长期趋势依然是下行。

这种下行跟2008年相比要严峻得多。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那个时候利率处于高位,有下调的空间;而这一轮衰退,利率本身就处于低位,降息的空间几乎没有了。

经济分化催生结构性投资机会

很多人问,美国股市为何在经济衰退时候表现如此好?纳斯达克创新高?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股市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等。美国今年二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居然增长了11%,这样导致美国居民的储蓄率大幅上升,有钱又没法消费,自然流到了二级市场上,这是资金推动型的牛市,A股与之有几分类似。

中国经济实际上也处在一个减速和分化当中。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存量经济的特征越发明显。

过去,在增量市场时代,投什么项目早晚都能够挣钱。而到了存量经济时代,就产生了分化。存量本身就是此消彼涨的过程,蛋糕就是这么大了,就变成怎么切分蛋糕的问题,谁切得多就得利,谁切得少谁就受损失。

步入到存量经济主导的时代,我们不能说全球离不开中国,因为中国的整体还是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其实可替代性还是比较强,这是我们的外部环境。从长远来讲,外部环境对我们比较严峻。

另外,在存量经济下,会产生一系列的分化现象。

第一是人口净流入的分化。人口的流向同时又是一种大城市化的过程,中国人口主要流向深圳、杭州、宁波、佛山、广州等。整个浙江来讲,90%的人口流向杭州和宁波这两个地方,分化格局下面要做资产的投资,你一定要想到你投的区域是不是人口净流入的,如果不是人口净流入的,那这个地方的产业怎么发展就需要深度思考。

第二是收入的分化。居民的收入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讲了一句话引起了市场的热议,他说“中国6亿人口大概月均收入是1000块钱左右”,反过来讲,剩下的8亿人口的收入分布怎样?最近北师大有篇报告说中国10亿人口月均收入大概是在2000元左右,剩下的4亿人口收入又是怎么样的?如果剩下4亿人口里面有2亿人口月均收入是5000元的话,那剩余的又是多少?

我们看到中国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速下降了11%,但是7月份的豪华车的销量增加了28%,全球酒类第一大企业今年上半年盈利下降了46%,但是中国的高端白酒企业今年上半年的盈利都是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在2000年的时候奢侈品消费只占到全球的1%,2010年奢侈品消费占到全球的18%,2019年奢侈品消费占到全球的35%,我们旁边的国金中心奢侈品店都是在排队的,所以这样一种分化,大家看看机会在哪里,确确实实是一个问题,但同时来讲也体现了消费的升级,体现了大家对品牌的这种追逐,所以今年以来,食品饮料行业的表现非常强劲。这是我们的第二大分化。

第三是产业的分化,就是新旧动能的转换。新兴产业,包括像电子、通讯、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等,这些年来表现都非常强劲,另外传统产业在没落,做资产配置肯定还是要追逐这些成长性的企业。我们过去说价值投资,看得都是静态市盈率。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要求我们看到企业的成长性。我们现在上海上交所的科创板平均市盈率大概有70倍左右,非常高。

第四是企业的分化。头部企业在崛起,这个在中国过去这些年已经发生了,今后几年行业的集中度还会越来越高。比如美国,亚马逊、Facebook、特斯拉、苹果这些公司的市值是越来越大。

之前有记者就采访我,问中国有没有全面牛市?我说现在不是,今后也不会有了。因为中国这么低的经济增长怎么可能有一个全面牛市,投资的预期回报率都比较高,GDP如果只有4、5%的增长怎么可能有全面牛市,但是结构性牛市是必然有的,因为大的企业会不断的做大。所以抓住头部资源是我们目前做资产配置所必须的,因为中国不会出现全面牛市。

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期

政策方面,虽然我国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政策力度总体不如美国。我判断,我国财政政策虽然是积极的,但是偏稳健;货币政策虽然稳健,但是偏积极。因为财政上面过度积极,政府就得付出真金白银。就像美国,美国为什么今年二季度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1%,那是因为特朗普为了竞选,拼命的发钱以讨好,这都是财政出的钱,都要增加联邦的杠杆率。

我国不一样,我们要细水长流,我们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减财政,我们现在号召大家要节约粮食,其实就是财政政策上面我们不可能大放水。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觉得货币政策是不是要收紧了,我觉得不会收紧。今年虽然是一个宽信用、稳货币的环境,但是经济增速在下行,中美之间的利差还是在扩大,所以我觉得货币政策中长期来看是不可能收紧的,这样对我们资本市场还是有长期的支撑。

最近,大家在热议的国内大循环,大家也提出了种种疑惑,我的理解还是一个国内大循环加上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样一种模式,这个模式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也就不用有任何过多的解读。中国改革开放整个基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我们芯片的进口量要超过美元的进口额,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全球产业链当中的主动性地位就可以提高。总体来讲,我国宏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对资本市场是有利的。

所以我判断,中国的资本市场将迎来发展的机遇期。首先,机遇期通过改革来推进的,前不久提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资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此外在进入到一个大数据时代,数据也是要素,也是生产力,这方面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

在目前疫情之下,美元贬值、人民币的预期又进一步的抬升,这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到中国资本市场来,今年的A股市场表现还是在全球名列前茅的,主要还是得益于北上资金,也得益于国内资金大量的增加,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条件。

资本市场的改革也是有利于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我们现在推进的新三板的精选层,科创板开闸、创业板注册制等都有利于提升股市的风险偏好。

全球化趋势不可逆

虽然,我们现在担忧特朗普搞所谓的逆全球化,但是从二级市场的股价涨幅来看,那些涨的好的几乎都是全球化的企业,像苹果、特斯拉等。

我觉得全球化是一个大的趋势。资本要获得更高的回报,就是要寻找更有成长性的,能够做强做大的企业,要做强做大,就要在全球配置资源,所以全球化不可逆。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繁荣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因为中国经济要转型,必须得到政策的支持。

总而言之,不论是我们做二级市场的投资,还是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二者之间的联动性将加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我相信股权投资市场会继续繁荣下去,我们投资者的规模会增加,资金量会不断的扩大,个人投资者加上政府的引导资金的相互的配合也会越来越多。

(作者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