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张建锋)
本报记者 卢晓 杭州报道
阿里也进入了物流最后三公里的竞争战局。
9月17日,阿里巴巴第一款物流机器人“小蛮驴”在云栖大会首次亮相。据阿里方面透露,小蛮驴的内测运营早已在两年前开始,是目前业内首款可量产的物流机器人,并很快将在社区、学校、办公园区大规模使用。
菜鸟是小蛮驴目前的最大客户,意味着阿里想在投资“通达系”物流公司后,进一步增强最后三公里的物流话语权。但小蛮驴更大的战场或许还在自家的本地生活领域。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对《华夏时报》等记者表示,“在数字原生的时代,新零售与本地生活很多场景都会带来爆发式的配送需求,我们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每天会有超过10亿个订单需要配送。”
杀入末端物流
张建锋当日表示,推出物流机器人源于在整个物流体系中,末端物流是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环节,阿里一直思考如何用科技来解决这个问题。
阿里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小蛮驴是面向末端物流场景、提供最后三公里配送服务的智能机器人,集成了达摩院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大脑应急反应速度达到人类7倍。取名小蛮驴还源于其“吃苦耐劳”。数据显示,小蛮驴充4度电就能跑100多公里,每车满载50件常规尺寸的快递包裹或者外卖。以每天送货10次计算,机器人峰值运力可达一天500单。
但阿里进入物流机器人领域并不算早。小蛮驴内测两年才推出也意味着,进入物流机器人战场并不容易。在这个战场上不仅云集了京东、百度、美团等互联网巨头,还有智行者、行深智能等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以及顺丰等物流企业。
而早在2018年,已经有多家公司宣布过自己物流机器人的量产。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命名为“新石器”的L4级无人驾驶微型物流车在当年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被首次推出。新石器创始人兼CEO余恩源当时宣布,该物流车已经在常州工厂量产了近百台。而刚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的智行者在2018年11月也曾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物流配送车“蜗必达”预计在2018年底实现百台低速车量产的目标。
但相对于行业内多以百为计量单位的量产,《华夏时报》记者从阿里方面了解到,小蛮驴的量产将是一个高得多的规模。还需要提及的是,基于对物流机器人的探索,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还推出了一个智能机器人平台。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支撑起这些能力的底层技术,主要包括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和L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基于这个平台,可以像组装乐高一样快速开发针对多元场景的移动机器人。
张建锋还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表示,“云计算已经深刻的改变了IT基础设施的形态,主机时代变成分布式时代。我们相信随着云计算的发展,特别是云业务的发展,端上的形态也会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
本地生活或是更大战场
阿里为何选择在此时进入物流机器人领域?
越来越多的包裹是阿里直接面对的问题。“物流配送需求正在极速爆发,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每天将产生10亿个配送订单。”张建锋说。今年4月菜鸟网络快递业务负责人还曾对外表示,3月份菜鸟和通达系快递每天配送的包裹量,比2月份实现翻倍增长,全网每天流转包裹超过2亿个。
事实上,阿里创始人马云2018年5月在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就曾谈及,“我们在座各位不得不认真思考,不得不为之准备,每天10亿个包裹,几百万快递员,上百辆快递车,就讲每天发生在路上的交通事故,可能就会让我们为之困惑。”据小蛮驴方面透露,菜鸟现在就是小蛮驴内部最大客户,接下来的大规模落地中,也会与菜鸟驿站更深入合作。
但相较更具有竞争力的物流,小蛮驴在同样辐射三公里范围的本地生活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或许更大。张建锋当天谈及未来10亿个订单需要配送时,也说道,“在数字原生的时代,新零售与本地生活很多场景都会带来爆发式的配送需求”。
目前,除了阿里体系内的淘宝、饿了么、盒马鲜生、大润发等端口外,支付宝也在今年3月宣布要从金融支付平台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
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副总裁、客如云创始人兼CEO彭雷在9月16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零售商大会上发言称,随着城市化进展的进一步提速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预测未来三年本地生活行业的年化增长会在7%-9%之间,继续快增长。
在增长之外,还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对于阿里来说,本地生活不仅是一个高频支付场景,也是各个业务向下渗透的关键场景,“最后三公里的物流配送体验对本地生活战局至关重要”。
前阿里巴巴总裁卫哲曾对外表示,本地生活是阿里一场不能输的战争。而目前在本地生活战场上,阿里跟美团短兵相接、竞争激烈。从最早开始的外卖业务来看,Trustdata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饿了么及其“饿了么星选”在外卖份市场占据30.9%的份额,而美团外卖的市场交易份额达到了67.3%。而重要的是,美团早已开始了无人配送车方面的尝试。
小蛮驴的大规模使用,是否会让眼下的本地生活战局发生些许改变?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