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斌 北京报道
虽然华为很早就表态坚决不造车,但华为对汽车业务的持续关注还是显而易见的。
在手机芯片受供应方打压当下,华为鸿蒙操作系统逐渐突破重围,即将和华为手机用户见面。在此期间,围绕汽车行业的平台化打造也开始成为华为在智能平台方向关注的全新业务点。在北京车展的E1展馆,不难发现华为展台的观展人流量绝不亚于整车企业的展台,绝大部分关注者都是西装革履的现有或潜在主机厂合作伙伴高层,但同时亦有很多年轻的观众,他们一方面在观察那个造手机的华为,同时,他们发现为智能汽车造零部件的华为也同样出色。
广汽华为共同打造智能网联车平台
似乎是有约在先,华为在北京车展挑选展馆时,就有意识的选择广汽做邻居,华为所在的E2馆与广汽所在E1馆也是特斯拉,蔚来,小鹏,威马,高合等新势力争相入驻展示最新科技产品的核心展馆。
据广汽方面表示,车展专业日结束后的9月29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即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全面深化智能汽车领域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等见证了签署仪式。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副总裁何利扬分别代表广汽集团和华为签约。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ICT行业与传统汽车行业融合的产物,基于ICT的硬件和软件将在未来汽车行业中发挥更大价值。华为将加大资源投入,聚焦关键技术,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助力广汽造‘好车’。”
记者了解,其实早在2017年双方就已约定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领域技术展开合作。三年之后,双方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的要点,将聚焦在计算与通信架构,迎接软件定义汽车发展的趋势,综合双方在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合作研究,共同打造可持续迭代升级的数字平台。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广汽集团与华为已经在数字化转型、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他认为,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加速,在智能网联新能源领域深化合作符合双方企业的发展目标,双方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以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共同打造智能网联技术产业链。
软硬平台+数字化服务商
与广汽的合作,其实只是华为立志做大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冰山一角,在北京车展现场,据华为方面技术人员介绍,华为为车企提供的服务可简单归纳为“电动化数字开发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化集成平台”。
在去年5月才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BUSINESS UNIT)后,至今不过一年多时间,华为依靠自身的积淀,已经发展壮大了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五大板块,每一板块恰好都瞄准了行业风口的增长点。
记者现场看到,其智能座舱开发平台基于鸿蒙车机OS系统打造,接口支持3屏显示(最大4K),可以实现7摄像头输入,能实现人脸识别、信号灯提示、AR抬头显示、手动拖拽操控停车、视线跟踪、语音理解、分区拾音、AI助理、无线充电、手势拍照、疲劳监测等等。
华为在电动化下有多合一电驱系统、直流充电模板,智能化下有Hicar车机系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MDC计算平台、路边单元、激光雷达等软硬件产品,如此广泛的布局让华为颇有成为博世、大陆这样Tier 1巨头的气势。
同时,华为ADS方案融合了三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能覆盖复杂城区、城市环路、高速、自动泊车等场景,在一些区域的高速,在不用高精地图的情况下,能实现80公里/小时的速度。
华为开辟的第二条战线
在车展期间的采访中,造车新势力们对当下要走的技术方向和产品优势都表现出足够清醒的认知,除了续航里程这一核心问题外,未来决定产品的胜负的就是智能化程度和水平,包括座舱体验、互联功能、自动驾驶是否实用等等,这就是所谓的软件定义汽车概念,也决定了车企自研算法、系统开发愈发迫切。
多数车企高层在采访中均表示,所有车企在数字化、软件化时代下生存,只有两条路选择:高度自研或合作研发。
目前的第一条路——高度自主研发,如特斯拉自研芯片、电池、FSD功能,比亚迪自研芯片、刀片电池,无疑都需要极高的门槛和技术积累,特斯拉本身拥有10多年的造车历史,还有兄弟公司Space X工程技术支持,而比亚迪本身就在IT、汽车、新能源领域的垂直整合能力已绝非传统型车企能短时间补课赶上。
而摆在大多数车企面前的第二条道路——车企如果希望把握技术二次开发自主权,比如车企做新品要自己做OS系统,ECU、芯片硬件,则会选择跟相关公司合作,这是大部分车企目前的必由之路。这样的方式既保证车企能以最快时间量产上车,也能节省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而这也给华为、包括这次车展参展的平台算力供应商地平线们制造了更多的商机。
在华为之前,地平线曾给自己和行业打过鸡血,认为中国极有可能诞生出车载芯片的巨头企业,一来中国是最大规模的汽车市场,二来软件定义汽车的窗口才刚刚来临,研发企业并没有落下。放在当下,华为并没有表述出地平线这样的”雄心“,但从开发体量和合作规模看,华为的生意经却早已念到了有需求的车企内心。
编辑:于建平 主编: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