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芯际科技CEO戴卫国
本报记者 单美琪 北京报道
10月23日,由《华夏时报》、水皮杂谈、华夏时报金融研究院以及Cointelegraph 中文共同主办的“探索变革,服务产业2020华夏时报产业区块链峰会”在北京召开。聚集区块链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开发者、经营者、研究者和监管者与会探讨从行业标准化、行业政策、企业融资、具体落地应用、赋能数字经济等议题。
北京芯际科技CEO戴卫国在主题为《产业·链上数字化时代》圆桌论坛中谈到,区块链发展会越来越快,发展成型的标志性是To C的应用场景出现,还是To B的场景出现,这个是需要时间来进行验证的。
作为全球领先的区块链技术研发公司,北京芯际科技定位为区块链(价值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技术研发和联合运营商,致力于推动全球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升级换代,建立安全可靠的数字社会。
进入数字时代,升级隐私保护和数据保全是行业的核心,中国在对联盟链的需求较大,发展也比较迅速,其关键底层技术成熟度还有待考究。目前,区块链场景覆盖了农业、制造业、医疗、政务等,产业区块链已成为短期内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和进入主流应用的最可行的模式。区块链催生的产业以及衍生的金融服务的产业,和像加工、物流等产业等第三个区块链赋能的产业,上述三种模式融合又将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对此,戴卫国认为,从大方向上来看,区块链和产业融合是发展趋势。他还提到,最近国际上DeFi非常火,是在已经达成共识的虚拟货币基础上再叠加金融模式,但其发展后劲不足,因为现实世界的资产上链基本还没开始。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全球,产业区块链涉及的范围很大,现在区块链很多技术的实现方式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些不同链之间的跨链和不同业务之间的整合能不能真正达到可信效果,将来的底层到底采用什么技术或者标准,还需要经过行业不断的探索和市场的检验,最终剩下来的就是标准。
“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第一就是需要相对统一区块链基础设施,我们和一些大型企业合作之后发现,类似的大型企业有四五个不同技术的区块链系统”戴卫国表示,“但是公链体系统还是相对集中,所以大家都在这几个平台上开发,像DeFi这样的金融应用就很容易开发;第二个是产业的重要数据或业务,还是掌握在核心组织和企业手里面,只有他们有动力才能快速地把业务上到链上来,这件事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现在主要是单一要素上链这种比较简单的方式,但是单一要素上链很难形成新的业务逻辑;第三个是,我国很多重要的数据信息,或者说社会信用根源来自于政府,所以政府信用根源上链也是产业区块链发展的难点。但是上述几点问题现在已经慢慢得到了改善。”
在谈到产业区块链的发展是否会遵循摩尔定律以及其如何避免发展瓶颈等话题时,戴卫国表示,从大趋势来看区块链的发展会越来越快,发展成型的标志性是To C的应用场景出现,还是To B的场景出现,这个是需要时间来进行验证的,在国内主要是To B,国际上重点是To C。他还指出,“摩尔定律”适应于区块链行业是指整个产业发展趋势,不是传统意义的某一个性能指标。
而对于在产业区块链的环境下,面对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政府监管之间的矛盾。戴卫国认为,产业区块链不可能做到彻底去中心化,第一,政府监管是防止违法犯罪行为在区块链上肆意妄为,第二从产业组织及商业隐私的角度,对产业区块链中的节点加入是需要得到组织的认可才行。但是并不代表它由一个中心化角色来控制,链节点的归属权是属于不同个体的,链的共识是由不同节点共同完成的,链上数据的验证也可以扩展到更大范围,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对于思考区块链产业如何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变革上,戴卫国指出,数据上链这件事比较简单,但是将其变成可信的数据资产的大闭环还是一个难点。“这个难点搞定以后,数字资产或者整个区块链的发展其实就能够顺利地进入到一个快车道了。”他说道。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