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多家平台停止新增上线银行存款产品 互联网存款产品“下架”进行时

徐晓梅 冉学东 2020-12-20 18:27:01

本报记者 徐晓梅 冉学东 北京报道

就在年底各大银行“揽储”冲刺KPI之时,BATJ分别对其互联网存款产品做出举措。

继支付宝、度小满金融、腾讯理财通纷纷“下架”互联网存款后,京东金融于12月20日表示也对相关业务进行了调整。

目前,京东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线银行存款产品,停止新用户购买;对存量客户和业务进行稳妥有序地调整:相关产品将只对已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见,已购买相关产品的用户不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几天,京东金融合作的一家东北银行推出了1年期定期存款,年化利率可达4.7%。要知道,针对互联网存款行业的监管之前也有一定的预期,很多银行已经低调了不少,年化利率达4%已经算是很高。

央行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日前撰文《线上平台存款——数字金融和金融监管的一个产品案例》称,对于互联网存款这类传统金融的新业务模式要深入研究,需要明确该业务准入条件、风险管理等要求,根据监管评级、经营情况、资本金及风险管理能力等设定业务门槛及业务规模上限,尤其需要明确哪类银行不能做该类业务。这预示着新一轮的严监管正在来临。

京东金融算是最早代销银行存款的玩家。2018年,京东金融上线了富民银行的存款产品“富民宝”,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互联网存款的开端,目前京东金融合作的银行共有71家,且主要是中小银行。直到同年9月微众银行推出“智能存款+”产品,互联网存款行业才真正火起来,不少互联网巨头也纷纷上线了相关产品。

而两年时间,互联网存款行业就亮起了“红灯”。多家互联网平台接连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

事实上,在互联网存款模式推出后,就一直存在争议。

过去,为了“揽储”,很多银行特别是城农商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看到了互联网平台获客的能力,纷纷想借助金融科技平台销售自己的存款产品。为了争夺互联网平台的流量,中小银行不惜提高产品的收益率,甚至有的产品已经属于“高息揽储”,而这种方式有擦边球的风险。

中小银行由于网点等方面的限制,吸储一直都是他们的难题。事实上,城农商行、民营银行此前也在吸储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推出了不少创新产品,其中之一就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产品。这款产品也成为各大银行高息揽储的方式之一。

好景不长。2020年3月初,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针对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两类产品进行了规范。其中,央行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各存款类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

在监管重压之下,中小银行最终没能摆脱金融创新的“魔咒”,纷纷下架相关产品,直至六大行叫停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产品,银行依靠靠档计息吸储的时代正式终结。

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仍有金融科技平台在销售相关产品。不过,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指出,互联网平台开展的此类金融业务,应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监管已经对互联网存款产品进行了定性,之后很多平台会继续跟进,下架相关产品,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某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