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松/文
广发基金王明旭是一位均衡型价值选手,强调组合中的平衡感。
在进攻和防守之间平衡,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平衡,在长期有潜力和短期爆发品种之间的平衡,在公司质地和估值之间的平衡。
“如果组合的风险暴露太高,就无法安稳地入睡。” 王明旭评价组合的平衡感就是“每天晚上能睡得比较安心”。
自2018年10月末,王明旭接手了广发内需增长混合,两年多时间的任职回报139.15%。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59.32%。(数据来源:wind,统计时间:2018.10.17-2020.12.10)
数据来源:wind 统计区间:2018.10.17-2020.12.10
“性格比较随和,待人接物特别友善。”一位熟悉王明旭的圈内人士评价称。广发内需增长的组合,是其性格的一种写照:进攻与防守之间有良好的匹配,行业和个股的持仓尽量分散,组合的超额收益比较多元。
广发内需增长基金经理 王明旭
进攻型基金经理,当然是很好的。但类似王明旭这样风格的基金经理,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在市场风格风云变幻之际,攻守有道,也是市场所需要的。
1月7日至1月13日,拟由王明旭管理的新基金——广发均衡优选混合型基金((A类010379,C类010380))将在农业银行、广发基金直销等渠道发行。这是一只股债平衡型基金,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30%-65%。王明旭表示,力争将该基金打造成波动较小、长期收益还不错的产品。
“大消费+大金融”的底仓
问:你的投资框架是什么?
王明旭:核心底仓是消费+金融,持仓占比常年超过50%,配置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家电、医药、银行、保险、免税、机场等,希望可以给组合贡献长期的alpha。
而中短期的超额收益,则大部分来自于偏周期的行业,即在三到四个季度甚至一到两年景气度确定向上的行业。当然,也会有部分自下而上选出来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
问:投资框架的出发点是什么?
王明旭:我的目标是每年可以稳定地战胜沪深300指数。结合这个目标,我给自己制定了三条基本原则:高仓位、配置均衡、适度偏离。
只有保持较高的股票仓位,行业配置相对均衡,才能在中长期的时间维度跟上基准。在此基础上,当某些行业或者某只股票出现成功概率比较高的机会时,要果断地适度偏离,相对重配,从而获取阶段性的超额收益。不断累积,最终收获较好的长期业绩。
问:在实际操作中,要如何寻找景气度向上的行业?
王明旭:A股绝大部分行业都会有些周期属性,具体到每个行业,它们的观测指标、景气度、持续时间都有所不同,需要区别研究。
有的行业侧重看供给,有的行业更注重需求,有的行业来自于政策驱动。
我倾向那种能够持续三四个季度甚至一到两年以上的大景气周期上升,这样在景气偏底部位置发现机会并能够捕捉到,同时,持有时间足够长才有意义。一两个季度的行情其实是很难把握,这种一般我也不会参与。
当然,这种来自行业景气度变化的周期性机会也不是一直都有,如果寻找不到,就会适度增加稳定增长类品种的投资比例。
问:你的持仓里面经常会配置银行股,你配置银行股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明旭:我跟很多基金经理不太一样,我可能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银行爱好者,组合里一直都有一定比例的银行。
银行是沪深300指数中权重最高的行业,同时银行也是过去十几年跑赢沪深300次数最多的行业之一。过去十五年,大概有70%的年份,银行跑赢了沪深300。
另外,由于银行之间战略规划、业务重心、财务指标等方面差异明显,导致各银行间公司质地差距不断拉大,构建一个银行组合跑赢行业指数相对比较容易。
最后,银行板块中也会有一些成长性非常好的公司,它们的ROE、长期的拨备前净利润增速在整个A股上市公司中都是非常优异的,成长性可以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问:消费行业也有周期吗?
王明旭:消费行业里面,白酒的周期属性相对明显一些。医药、食品这种必需消费品,消费频度比较高,周期性则没那么强,但在某些阶段也有周期。
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观测方法,有些是常年累积下来的。比如家电行业,周期属性介于白酒和医药之间。
此外,一些消费习惯的变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部分消费行业的周期属性,例如线上消费群体的日益庞大,年轻一代的消费能力崛起以及他们消费偏好变化,都需要我们对消费行业的研究视角进行不断的更新。
保持组合的平衡感
问:你有近10年绝对收益投资经验,对你管理公募有什么影响?
王明旭:我是在2005年入行,此前在生命人寿、兴全专户管理了近十年的绝对收益账户。多年的绝对收益从业经历,让我天然对风险比较厌恶,更注重安全边际。
买任何一只股票前,首先会考虑它的下跌空间,其次才是股价的上涨空间。此外,相比弹性,我更注重确定性。我最偏爱的品种是增速稳定、估值偏低、业绩能见度较高的公司。
例如,一只股票的下跌空间是10%,对应的上涨空间是50%;另一只股票未来的上涨空间可能是2倍,但下跌空间达到50%。对于这两类标的,我更喜欢前者,理由是“安全边际更高”,“回报的确定性更具优势”,而后者“无法放心大胆买入”。
问:什么样叫把组合调整到自己舒服的位置?
王明旭:作为一个公募选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组合的平衡性调整到一个令自己舒服的状态,这似乎比较务虚。
“平衡感”其实是一种状态,在组合管理中体现为几个方面:进攻和防守能得到一定的匹配,持仓中既有当季景气度比较高、弹性比较好的行业,也有目前估值比较低、波动较小,但未来一段时间,具有估值和盈利向上提升的品种。
我会不断动态调整组合平衡性,如果某个行业配得太多,或者市场风格跟我目前的组合不太匹配,我也会适当地进行调整。
总之,平衡感是一种能让自己情绪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更多时候,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
问:组合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好的状态?
王明旭:我把它归为公募基金经理的平衡感,你要时刻注意平衡感,让组合调整到比较舒服的状态,在进攻和防守之间寻找均衡点。
最理想的状态是当市场上涨时,我能跟得上;当市场下跌时,我比市场跌得少一些,每天晚上能睡得更安心一点。
体现在持仓上,我的组合常年配置8-10个甚至更多行业,单一行业很少超过15个点。
问:除了在行业配置适度均衡,在持仓个股上是否也会体现平衡感?
王明旭:组合处于比较舒适状态,需要做好长期和短期的平衡。
组合中既要有短期具备爆发力的品种,也要有长期有潜力的品种。同时,对于短期估值过高的个股也要适当减持,增配一些估值还相对较低的品种。
从个股的层面,使组合的风险和收益能够尽可能的相对均衡,不要过于保守或者激进,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兼顾短期和长期收益的平衡。
平衡型基金:攻守兼备的“中场球员”
问:布局明年是投资者关心的话题。你怎么看待2021年的股市?
王明旭:2021年疫情可能会进一步的缓解,全球经济会逐步复苏,流动性边际上可能不会像前两年那么宽松。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关注:
1、当利率不再那么低时,对利率回升较为敏感、估值还处于相对低位的银行、保险;
2、受益于疫情进一步缓解的可选消费中的家电、汽车;
3、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股价处于底部的机场、航空、酒店旅游。
4、持续景气向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尤其是上游的能源金属;
5、长期盈利平稳、估值回落到一定水平的医药、白酒;
6、供给侧出清的面板、啤酒等行业。
问:近期市场波动加大,是否适合转成其他基金,如“固收+”、股债平衡?
王明旭:不同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不一样,投资者需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和承受能力来选择。
我们以足球来打个比方,偏股型基金好比“前锋”,进攻性比较强,长期回报比较高,但波动也比较大。股债平衡型基金好比是“中场球员”,股票和债券配置各一半,进可攻、退可守。还有负责防守的后卫,如 “固收+”产品,风险等级较低,但向上的弹性也不大。
问:平衡型基金会配置不同的资产,您会如何来管理?
王明旭:股债混合型基金的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30%-65%,这类产品主要是通过对股债优化配置,来实现长期稳健的回报。
首先,在资产配置层面,我会结合对经济周期和股票、债券资产的预期回报动态调整两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其次,我会阶段性运用可转债来控制回撤或增加组合弹性,这是我与其他基金经理不一样的地方。我在可转债方面有近十年的投资经验,会在相对合适的时点选择正股质地优异的品种,提升组合的收益弹性。
第三,除了常规股票和可转债,我还会用其他投资工具(如大宗交易、定增)来提升组合的投资收益率,平滑组合整体的波动。
问:股债混合型基金相对小众,它的配置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明旭:我们统计了过去十年股票和债券资产的收益情况,发现资产价格会随着经济周期呈现阶段性周期变化,在不同阶段都会有风险收益比较好的资产。如果我们通过构建动态的股票和债券组合,可以降低组合波动的风险,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健的回报。
在长期投资中,跑赢指数未必要采取全攻全守的方法,攻守平衡也是一种取胜之道。平衡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在30%-65%,兼顾股债两类资产。在普涨的牛市行情中,大概率是跟不上市场涨幅,但它在熊市中的跌幅会小很多,在震荡行情中也能依靠精选个股获取超额收益,长期积累的收益并不会差。
编辑: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