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钢琴家郎朗在琴键上按下了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著名的咏叹调“萨拉班德舞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十秒后,余韵延伸到音乐厅的各个角落,郎朗缓缓起身,向观众微微颔首,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12月27日晚,朗朗带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不朽的键盘作品《哥德堡变奏曲》登陆国家大剧院。在约95分钟的时间,为北京观众献上了一场不同凡响的视听盛宴。
据悉,《哥德堡变奏曲》是作曲家巴赫晚期的一部羽管键琴作品。它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的一首变奏曲,宛若一匹人人都想驾驭的“战马”,是鉴别钢琴家演出实力的“试金石”。在今年3月,郎朗曾前往巴赫曾经工作过的德国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录制了《哥德堡变奏曲》,也实现了他的一个人生梦想。在岁末,郎朗又带着《哥德堡变奏曲》来到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本场音乐会门票开票5分钟内即售罄,足见广大乐迷和京城观众的期待。
在当晚的音乐会上,郎朗以舒曼的《C大调阿拉伯风格曲》开场,既做热身,也方便迟到的观众在曲间入场,不错过接下来的“正片”。这首沉静的小品奏完,郎朗短暂谢幕,再次登台。全场近乎屏息的安静中,他敲响了“咏叹调”的第一个音符,随后一段段变奏逐步推进,回还往复。从丰盈的30首变幻莫测的“变奏曲”,又回到了尾声“咏叹调”,郎朗在这95分钟内带领着观众攀登这座“音乐的珠穆朗玛峰”。整曲结束,观众先是屏住呼吸,郎朗缓缓站起,向观众微微颔首。观众从郎朗大师营造的音乐宇宙回过神,随着一声“Bravo”,座无虚席的观众沸腾了,掌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最后,郎朗为意犹未尽的观众演奏了一首自己改编的《茉莉花》,以此送上美好的祝愿。
演出后,郎朗表示:“这是我时隔五年后,再次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独奏音乐会。在这么困难和特殊的一年年末,能为大家献上这首作品,我非常荣幸,也非常感谢每一位观众的到来。”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赵聆在现场演出结束后不禁感叹:“这是一场人生感悟的震撼感受!”
据了解,郎朗与著名华人钢琴家傅聪先生是忘年交,郎朗2001年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大厅首演时,当时刚弹完《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傅聪也去现场祝贺。傅聪在2005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这样描述他心中的郎朗:“我非常欣赏他的才能,100年也不见得出一个这样的人。”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