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012311657306xNFbmRdCu.png

富民银行承诺一年内不扣款、不催收、不计息,踩雷场景合作方的民营银行应如何善后?

傅碧霄 2020-12-31 19:57:23

本报记者 傅碧霄 北京报道

重庆富民银行踩雷享车APP事件有了最新进展。12月25日,富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客户不用继续还款也能结清贷款。

具体措施为,针对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富民银行有加油分期贷款余额的客户,富民银行将于2021年1月25日起开放债券登记。完成债券登记的客户可对优速公司(享车平台的运营主体公司)享有的用油权益抵偿贷款。在2021年12月31日前,富民银行执行不扣款、不催收、不计息及征信保护措施。

富民银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行致力于尽快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案的落实,为客户提供简便的登记转让流程,已启动科技开发等系列准备工作。待准备工作完成后,我行将在‘富民银行加油分期消费贷’微信公众号上提供具体操作指引。对于优速公司,富民银行将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最大限度保护我行权益的追索。”

踩雷场景合作方

享车APP是一家为车主提供“信用加油”服务的互联网平台,车主可通过该平台享受“九折加油,分期还款”的服务,而富民银行正是享车背后的资金方。富民银行将全款付给享车,享车按月给客户加油卡充值。

但几个月前,车主们发现,享车突然无法正常充值,平台失联,但车主的银行卡仍被扣款。很多车主也是此时才发现原来自己已成为富民银行的贷款客户。随后,富民银行停止了与享车的合作,政府和监管部门也介入调查。

享车App官网介绍,该平台其背后的公司为深圳联合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业务模式主要是依托于线下具有消费场景的加油站进行合作,为车主提供“先加油、月结款、免预存”的信用消费服务,业务覆盖全国超50000座油站。

天眼查显示,富民银行公告中提到的深圳优速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深圳联合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除享车APP外,深圳联合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旗下还有另一个车主服务平台Ucar。

加油是高频的刚需,对于银行来说,这本是一个很好消费场景。对于缺乏线下网点,场景先天不足的民营银行来说,能够提供这样场景的合作方自然也具有吸引力。富民银行对记者表示,为加强对普惠客群的金融服务,银行选择与第三方场景平台合作,有利于银行利用场景来拓展消费贷款业务规模。

但另一方面,对合作方的甄别筛选,以及在合作过程中的风控、合规问题就成为了挑战。踩雷第三方平台的民营银行也不只富民一家。

记者在业内了解到,为了获取场景和流量,民营银行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十分常见。不仅是民营银行,一些获客能力有限的城商行也会采用这种模式。银行提供资金,第三方提供客源,看似优势互补,实则存在隐患。

医美、教育、租房等场景中都出现过类似事件。一方面,很多贷款客户在接受第三方平台服务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成为了背后银行的客户;另一方面,银行将资金付给第三方,第三方再付给消费者,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资金池的风险。合作的第三方本身的经营能力、诚信资质都是关键变量。

如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蛋壳公寓,就与微众银行存在合作。微众银行通过蛋壳公寓切入租房场景,为租客提供租金贷产品。蛋壳暴雷,微众也被卷入其中。最后,微众银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租金贷客户退租之后,蛋壳公寓所欠款客户的预付租金用于抵偿客户在微众银行的贷款,之后再由银行来结清该笔贷款。

对此,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表示:“这其实是一个抵债的方案。对于客户来说,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我们所能找到的最大限度保护客户权益的方案。”

监管要求健全合作方准入机制

可见,一旦第三方出了问题,民营银行作为持牌机构,还是要给消费者一个交代。富民银行此次的选择与微众银行类似,都是要保证客户不再继续还贷,也可以结清贷款。

对于银行与第三方合作中的产生的问题,2020年7月银保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就有相应规定。

《暂行办法》指出,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有效规范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类机构之间优势互补、提高效率,但部分银行对合作机构管理较为粗放,如没有建立全行统一的管理制度、合作机构资质存在缺陷、对合作机构的持续性管理不足等,引发银行声誉风险。

因此,《暂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各类合作机构的全行统一的准入机制,从经营情况、管理能力、风控水平等方面对合作机构进行准入前评估和持续的全面评估。同时,商业银行也应当向借款人充分披露自身与合作机构的信息、合作类产品的信息、自身与合作各方权利义务等,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

对于今后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富民银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与第三方场景平台合作中,需采取严密的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对合作平台的管理。在监管政策导向下,未来银行将在稳健发展消费贷款的同时,加快创新产业链金融产品,探索不同供应链场景下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风险管理措施,完善产业和金融融合发展的生态,积极推动产业链金融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