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美琪 孟俊莲 北京报道
一年又一年,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又进入下一个监管元年之后,早已虎视眈眈多年的小巨头们似乎也没扑腾出什么水花来。滴滴金融就是其中之一。
新年刚过,滴滴关联公司申请“点滴金融”商标的消息再度让业内聚焦到这个流量巨头身上。滴滴开始布局金融板块的时间不早不晚,但目前仍然发展得不温不火。
在互联网三巨头TMD中,在金融领域,滴滴也被后来居上的今日头条和美团抛在了后面。如今,小巨头中又强势崛起拼多多、携程、快手等多位“新贵”,尤其是拼多多,其已于去年年初已斥巨资曲线获得支付牌照,未来必将在金融领域大展拳脚。
流量变现是互联网巨头们布局金融的初衷之一,滴滴必然心急。去年年末,滴滴金融还推出了“滴滴月付”产品,此前类似产品已有微信的“分付”、美团的“月付”以及抖音的“放心花”等,虽然未来几年消费金融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但滴滴现在“抄作业”还来得及吗?
关联公司申请“点滴金融”商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增“点滴金融”商标申请信息,国际分类为金融物管,商标状态显示为“商标申请中”。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注册资本206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程维,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的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销售自行研发的软件产品等。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由小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
此前,该公司还申请了多个“小桔金科”相关商标,国际分类涉及金融物管、广告销售、科学仪器,申请时间均在2020年12月,目前商标状态也均为商标申请中。
滴滴“抄作业”的动作总是有迹可循。去年12月底,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抖音支付”商标申请信息,国际分类涉及36类“金融物管”,商标状态为“注册申请中”。但“抄作业”的也不仅仅是滴滴一家,就拿“月付”类产品来说,最早推出的是微信,随后美团、抖音等也相继跟上。
而滴滴面向部分用户推出的这款消费分期产品“滴滴月付”主要用于支付滴滴平台上的出行服务,支持自动还款,提前还款等功能。据介绍,“滴滴月付”经营主体北京方向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去年6月将注册资本从100万增资至1000万。
2016年,滴滴设立金融事业部,一年后斥资3亿元收购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间接获得支付牌照,也为滴滴进入金融领域打下了基础。另有相关知情人士透露的滴滴金融旗下支付业务的月报显示,自去年下半年来,滴滴旗下支付业务数据上升,日订单已达百万级,滴滴支付用户近3000万。
2018年4月,滴滴自营消费信贷产品“滴水贷”上线;2019年初,滴滴出行APP上线“金融服务”频道,业务涵盖借钱、理财、大病互助、百万医疗、车险、分期购车等产品;2020年12月初,滴滴推出“滴滴月付”。
当前,滴滴金融在全面布局上已经逐渐成熟,已获得或间接持有保险代理牌照、小额贷款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和保险牌照6块牌照,业务也对消费金融、保险、支付、理财等多个板块全面覆盖。
被下架的互联网存款产品怎样了?
去年12月,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指出,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属于“无照驾驶”,应纳入金融监管范围。随后,包括支付宝、滴滴金融等多家互联网平台先后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当时出现对新用户不可见状态,存款产品只对已购买产品的老用户可见。
巨头们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已经陆续下架,风波过后,这些被束住手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还做了什么?记者近日了解到,近期已有银行透漏出,在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存款业务的通知以及在政策允许的框架下,银行会再同互联网平台在其他方面进行合作。
其中提到,多家银行已表态称,对于已经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有过个人存款业务的用户,在非自营平台开展的存量定期存款业务到期后将自然结清,用户可通过合作平台入口对到期存款进行支取。记者也注意到,作为同样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的滴滴金融却尚未对此进行明确公告,记者在发送的提纲中也有提及,但截至发稿前对方尚未回复。
滴滴真的掉队了吗?前些年其最辉煌时估值曾是今日头条和美团不可比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滴滴估值为3965亿元左右,美团2987亿元左右,字节跳动在2124亿元左右。但2018年之后却险些跌下TMD小巨头地位。截至2020年,已上市的美团市值为万亿港元左右,字节跳动估值为7080亿元左右,而滴滴估值仅为5000亿左右。
金融领域一直是互联网巨头蚕食的大蛋糕,巨头们在探索“流量+金融”模式业务的变现的道路上也乐此不疲。目前滴滴出行已拥有5.5亿用户,日订单峰值超过3000万,想必未来也会在“流量+金融”模式业务上的布局上萌生更多想法。
此前曾有资深行业人士透露称,截至去年年底,滴滴金融在贷余额不到200亿元。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其金融业务成绩一直表现平平,因行业领域过于垂直而束住了手脚。滴滴仅靠出行场景为金融支付导流过于单一,区别于美团等定位于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这种场景壁垒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公司在此方面资源投入也稍显不足。对此,滴滴也不断加大资源配置。去年6月24日,滴滴发布人事任命调整公告,全面升级金融事业部架构。集团财务和经营管理副总裁卓越将同时担任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向高级副总裁朱景士汇报。原产品运营负责人张琦出任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向卓越汇报。资料显示,卓越于2017年加入滴滴,此前曾担任快捷事业群副总经理和平台运营负责人等业务岗位,2018年底起担任集团财务和经营管理副总裁。
除了调整金融事业部架构之外,滴滴同时成立金融生态管理部,专注持牌业务的经营管理,并持续深化外部合作。滴滴原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晓宇出任新设立的金融生态管理部总经理,向朱景士汇报。
而朱景士也在此次组织调整公告中表示,希望卓越带领金融业务成为出行之外的增长曲线,助力集团战略目标实现。其中提到滴滴确立未来三年的目标包括“每天服务超过 1 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 8 亿”。这巨大的流量入口未来都驶向哪里,是否也会为金融业务分得一分羹呢?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