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2051905275fdgkmflp6.jpg

华夏时评:他乡是故乡 处处是新年

本报评论员 2021-2-5 21:36:06

“他乡是故乡,一起过大年”,这是送别庚子、迎接辛丑之际,温暖人心的一句话。

一个极有希望在2025年前后人均GDP超过12700美元,迈入高收入水平国家的现代化中国,依然有着不小的区域差别和城乡差别,而不断缩小这种差别的动力,正是来自于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来自于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

从农村来到城镇,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加速学习和创新的过程,让每一个人,变得更有创造新财富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有资格共享发展的成果和城市的繁荣,无论是科研攻关的技术人员,还是挑灯夜战的新媒体工作者;无论是办公楼里的白领,还是穿梭街巷的物流小哥,他们都是新市民。

2020年的农历新年,是艰难的,新冠疫情正是肆虐时,全国人关注的目光,都在疫情的中心——武汉,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防疫形势也是同样的紧张而严格,大部分人都是局促一室之内度过了那个春节,还记得元宵那天一句被广为说道的话,“城市虽空,仍有万家灯火,灯火虽小,在哪都是团圆”。

2021年的农历新年,是特别的,海外新冠疫情仍在高峰期,中国国内的疫情也在冬季时节不断零星反复,一场正常的春运,一次全国人群的大流动,将是疫情防控不可承受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就地过年,成为了一个理性的选择。

让疫情防控有序,呼吁人们为了集体安全就地过年,允许有需要的人按照流程有序流动,让防控不层层加码,让辛苦了一年的人过一个安心的年。特殊的春节,特殊的办法,“事业在哪里,哪里就是新家,他乡是故乡,处处是新年”。

你也许是第一次在新家过年,却可以是你真正融入一个城市的开始。北上广深,这样的超大城市,每每新年之际,反而由于人口逆向流动,街头巷尾热闹不足,今年的新年会有什么不一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经济带中的城市群里吸纳了大量的新市民,今年的新年会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我们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省份+就地过年”的结果,就会发现更多的温暖——发红包、送年货、领消费券,送5G流量,优惠景区旅游,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场馆免费开放,甚至是企业义诊、健康讲座、职业技能培训。

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尽可能保证就地过年的每一个人,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这种温暖何不延续下去?在疫情散去之后,这种关怀何不留存下来?这不就是新市民、新风尚、新征程吗!

在刚刚由中办、国办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中,特别点明了,要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除超大、特大城市外,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或城市群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有序引导人口落户。

这是建设国内大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市民们的福音。不仅户籍制度改革,在“双循环”的大格局中,推动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也是应有之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更进一步说,经济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人不仅仅是经济学概念上的生产要素,也不仅仅是为了促进消费而要讨好的消费者,与其想着刺激消费,不如想着满足需求,让新市民的收入有提高,福利有保证,在城市中有一室可居,让新市民的孩子有学可上,让这些第二代的孩子们,成为“土生土长”的城里人。

也许终有一天,春运,会变成一个记忆中的语汇,而年味永存,在城市里,在乡村中,在每一个中国人,牵肠挂肚的亲情里。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