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超 杭州报道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民营企业是稳定就业和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实现经济高质量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在全国人大代表、华海药业总裁陈保华看来,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立法引领和保障作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遇到亟待破解的诸多“难题”和“堵点”,例如市场准入存在隐形壁垒、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最大的制约,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有待改善,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火山”依然困扰着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和“堵点”,必须着力于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做到有良法可依,从而规范行政服务行为,激励企业主体的创新创造,提振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为依法有序推进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因此,陈保华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法》,将对民企的支持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
浙江模式奠定基础
陈保华说,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实践,以及地方新立法工作的探索,为国家立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助力民营企业壮大发展的系列政策举措,为民营企业营造了宽松的良好发展环境。
比如浙江,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困难,着力在创新、融资、用工、用地、降成本、走出去、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市场退出和企业诉求表达等十个方面出台了31项举措。2020年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这是全国省域层面第一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条例》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发展促进工作应当坚持竞争中性原则,保障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华海药业的所在地是浙江台州,陈保华就提到台州聚焦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在全国率先启动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改革,推动全市27家银行共同创新“标贷通”“专利贷”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和服务。
陈保华说,通过立法将这些被实践证明长期管用、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与创新实践上升为国家法律,使之定型化、规范化,且更具普遍的约束力,是包括浙商在内的广大民营企业家的殷切期盼。同时,全国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地方性立法工作,像《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这些有益的探索为国家立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新法包含六个方面
陈保华说,其提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法》,立法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宪法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体,着力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要素整合与改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与民营企业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机制,为加快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像《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对于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涉及市场准入、融资、人才、创新、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都给出了破解办法或破解方向,以帮助民营企业与国企、外企等站在同一个水平的竞争平台上,获得各个发展要素的合理配置。
根据陈保华的建议,这部法律从六个方面来保障民企的高质量发展。一是保障市场平等准入;二是规定国家和各级政府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责任、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义务;三是创新融资渠道,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系列规定;四是进一步明确民营企业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具体规定;五是强调政府服务企业的服务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六是规定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