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还记得2017年-2018年间那股狂热的AI大潮么?在那时间声名鹊起的AI四小龙,如今纷纷要在二级资本市场掘金了。
3月11日,依图科技登陆科创板的上市进程显示为中止(其它事项)。而就在第二天,原本要在港股上市的旷视科技则被科创板受理了上市申请。
在这一进一退间,AI那股热风慢慢平息。当投资者逐渐冷静,决定AI公司生死的还是商业化那个老问题。
依图回应称“只是中止审核”
在上市申请被受理5个月后,原本抢先一步意图在科创板募资75亿元的依图科技,上市脚步暂时慢了下来。
3月11日,科创板官网显示,依图科技有限公司因发行人及保荐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核,理由正当并经本所同意,根据《审核规则》第六十四条(七),本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随后有媒体引述依图科技研发人员声音称,3月12日听到自家公司“终止”科创板上市的消息时,情绪并没有太震动。对于这一报道,依图科技相关人员在3月16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依图科技只是中止审核,依图还在IPO正常的申报进程中。
对于上述媒体指出依图科技“主营医疗业务线境况不佳,年前还裁员了20%”的说法,依图科技上述相关人员回应《华夏时报》记者称:“我们每年底都会进行全年的绩效考评,根据大家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组织和人员的调整和优化,同时,我们也会根据新一年的业务发展重点和目标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这个是组织发展的必然手段和结果,可以更好的保持企业活力和组织效率。”
IPO前,依图科技控股股东为创始人朱珑和林晨曦共同持有的Yitu Holdings,享有公司全体股东投票权的69.81%。公开资料显示,上交所于2020年11月受理依图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并于12月发布问询函。而依图已在今年2月对问询函进行了回复。
看起来,依图还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根据科创板《审核规则》,因理由正当并经上交所同意中止审核的,发行人应当在中止审核后三个月内,补充提交有效文件或消除主动要求中止审核的相关情形。
有意思的是,就在依图科技中止审核的第二天,3月12日晚间,上交所科创板网站显示,旷视科技首发上市申请获受理。其欲以公开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的方式谋求在科创板上市,并欲募资60.18亿元。
旷视科技在2019年曾在港股递交过招股书。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印奇、唐文斌、杨沐三位创始人共持有公司16.83%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此外,淘宝中国、蚂蚁金服、联想等方面也都在其中持有股份。
“AI四小龙”商业化路难走
事实上,IPO已经成了AI四小龙的集体功课。
科创板官网显示,云从科技在3月5日的审核状态为已问询。而今年2月还有消息称,商汤科技已启动A+H股上市,计划今年下半年交表。但商汤科技对此表示,不予置评。
AI四小龙纷纷选择二级资本市场背后,曾经是投资大风口的AI行业近年来降温明显。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7年起,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高歌猛进。但到了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的融资数量和金额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据猎豹全球智库统计分析,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融资金额下降幅度达到34.8%,431起融资数量的下降幅度也达4成。
具体到旷视,自2019年5月宣布完成总价值7.5亿美元的D轮融资后,旷视再没有宣布新的融资。商汤科技的最新一轮公开融资信息停留在2018年9月,而云从科技的上一轮公开融资消息是在2020年5月。需要提及的是,依图科技和旷视科技等多家AI领域公司都在2019年都被美方列入实体清单。
与常被提及的“资本寒冬”不同的是国内二级资本市场的热情。
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的寒武纪,最初发行价为64.39元。但甫一上市,寒武纪的股价曾逼近300元大关。而截至《华夏时报》记者发稿,寒武纪的股价回落至147.19元,也约是发行价的2.3倍。
但二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要看AI公司的商业化成绩单。
AI四小龙是诸多AI公司中的头部企业,从它们亮出的成绩单来看,热闹的AI公司商业化进程并不如意。依图科技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超过72亿元。而截至2020年9月末,旷视科技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42.50亿元。
有AI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AI公司两极分化愈发厉害,主要是找不到落地的东西。“为什么计算机视觉领域之外没有什么大公司?因为计算机视觉有政府采购、安防这些业务,适合标准化,应用场景多。”
该人士认为,这也决定了AI公司目前的商业模式大多是“赔本赚吆喝”,此外还要忍受漫长的招标流程和账期。旷视招股书显示,2020年9月末其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约为7.65亿元。而2020年前三季度,旷视科技的营收才约为7.2亿元。
看起来,高端技术决定了AI公司如何生,而商业化进程则决定了AI公司如何死。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