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3250713014uKj2HBTcz.png

“30·60”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制定减排计划加速“绿色转型”

苗诗雨 2021-3-25 16:28:58

实习记者 苗诗雨 本报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近年来,国家环保政策边际不断收紧,在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的发展备受业内关注。

面对碳达峰、碳减排、碳中和等时代命题,钢铁行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中的代表有重大责任,在此背景下多家钢铁企业纷纷制定减排目标,加速“绿色转型”。在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钢铁行业的资深人士在时代命题下进一步给钢企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高质量发展。

近期多家研究院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在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未来的“马太效应”将愈演愈烈,集中度提升趋势也在加速。

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挑战巨大

据《华夏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在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50%以上。

近日,在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指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任务非常艰巨,要求会更加刚性。”

据多家研究院报告统计,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98.26亿吨,占全球比例为28.76%,是全球最大的排碳经济体。其中,工业领域排碳41.09亿吨,占比41.82%,电力领域排碳39.36亿吨,占比40.05%,交通领域排碳9.16亿吨,占比9.32%,生活领域排碳7.62亿吨,占比7.76%,工业和电力领域是中国主要排碳领域。

钢铁转型的问题在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看来亦是如此,其认为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进步,尽管在吨钢耗能与碳排放量上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要关注的是,粗钢的巨大产量仍然造成了全行业碳排放总量的居高不下。

那么作为碳排放量“大户”的钢铁行业,面对节能减碳这一不可逃避的时代命题,变革之路究竟该怎么走?

对此,李高认为,钢铁行业要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统筹谋划目标任务,科学制定行动方案,推动行业碳排放尽早达峰。与此同时,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产业和碳排放重点行业,应强化对碳减排共识,将挑战转化为自身高质量发展动力。

为进一步推动“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工信部今年也将制定出台更加严格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具体而言,将完善产能信息预警发布机制,实施产能产量双控,组织开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逐步研究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等为依据的产量约束机制。

多家钢企布局减排工作

2021年2月,中钢协发布倡议书,呼吁钢铁行业努力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一是尽早实现粗钢产量达峰,二是推动低碳冶金等变革性技术研发,三是有序发展电炉短流程工艺,四是提高高强度钢材的应用。

纵观钢铁行业的“绿色”变革之路,同样也是钢铁企业发展战略上的“推陈出新”。近期,多家钢铁企业也在积极响应此倡议,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企业发展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表示,企业力争在2023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的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到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进一步,六安钢铁控股集团、金鼎钢铁集团随后也将启动降碳减排计划。

不同于传统钢铁企业的减碳之路,南京钢铁选择聚焦“数字化”。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祝瑞荣在提及南钢高质量的发展之路时说道,南钢“十三五”阶段已就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数智发展、管理创新、新产业发展和绿色发展层面展开布局,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未来南钢将继续在创新、数智和产业生态裂变上继续发力。”祝瑞荣就南钢的“十四五”战略规划讲道。

对于高质量发展,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仁表示到,“十三五”期间河钢集团已从“两个结构”优化“河钢品牌”,未来将从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三方面入手,提出计划在2022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实现碳排放量较碳峰值减排10%以上;2030年实现碳排放量较碳峰值减排30%以上;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阶段目标。

“面向高端调结构,创新引领促转型。”津西集团董事局主席韩敬远提出,在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津西集团顺应时势,以“专、长、高”打造钢铁核心竞争力,专指实现钢铁主业产品的迭代升级,成为全球最大的型钢生产基地;长是延伸产业链条,进军四大耗钢产业;高则是打造一流高新科技产业集群。不仅如此,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津西也在努力树立企业转型新样板。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基于“十四五”的基本思路就钢铁企业的发展说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战略全局,要把握格局、循环、开放、整体、构建、系统六个关键词,把握重点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行业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

事实上,在时代命题面前,伴随钢铁企业投身碳中和节能减碳的同时,钢铁行业的分化也正在悄然上演。

中金公司在其研报中指出,钢铁行业将会加速走向集中,“马太效应”有望进一步显现。在碳中和背景下,钢铁行业的供需格局、竞争格局及所处产业链格局都会出现深刻积极的变化,超市场预期。新格局下钢铁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加速,龙头钢企吨钢盈利有望持续扩张,强者恒强。

开源证券也提到,在碳中和大背景下,钢铁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后期或有更严格、细致的政策文件出台。若2021年钢铁需求维持较快增长,供给端的压缩有可能导致钢价大幅上涨,钢企盈利业绩将盈利显着改善窗口期。

但《华夏时报》在调查中发现,从钢铁企业的经营范围来看,特钢与普钢企业的业绩有着明显的分化。据申万行业的行业成分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末,特钢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5.68%,反观普钢归母净利同比减少9.6%。

即便行业分化越演愈烈,业内资深专家人士仍一致指出,当前处在高碳排放行业风口浪尖的钢铁行业,面对行业变动需持一颗平常心,把握高质量发展才是核心内容。

“面对当前钢材消费高增长的情况,需要冷静看待。”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特别提醒道,国家提出压缩粗钢产量,就是要求钢铁行业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从高速增长转移到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来。因此无论是控产能、还是减产量,目标都指向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这既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有利于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也指出,不要孤立地看待碳达峰、碳中和。钢铁行业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高炉—转炉为主的流程结构、行业集中度不高、高端绿色产品供给不充分等能源、产业、产品结构性问题都是影响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因素。反过来看,低碳发展也将倒逼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应该走高质量、减量化发展道路。”殷瑞钰同样说道,中国钢铁企业要走节能、减排、脱碳等绿色发展道路,当前要高度重视脱碳化。中国钢铁工业应在战略反思的基础上,清醒认识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市场—品牌三大约束,理清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远的战略目标作为引导,适应新常态,正视困难、保持定力,找准方向、途径,调整发展思路。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