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328190433zlpnJtY5Hq.jpg

抵不住“真香定律” 华为还是对这一行业动手了

徐晓梅 冉学东 2021-3-28 20:29:19

本报记者 徐晓梅 冉学东 北京报道

先前不准备拿支付牌照的华为最终还是出手了。

近日,本报记者注意到,华为此前接触的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下称“讯联智付”)于3月25日发生了信息变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讯联智付的唯一股东,原股东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沃芮欧”)退出。

一直以来,华为给外界的声音就是对支付牌照不感兴趣。直至今年2月,有消息称,华为已收购持牌支付机构讯联智付,而且还招聘了大量支付业务相关岗位如电商支付、移动支付等。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移动支付已经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分离不开。同样作为手机品牌的小米早把支付牌照收入囊中,且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金融生态。

5年前,时任华为云服务部总裁的苏杰表示,华为不会申请支付牌照。他认为,“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的边界意识”。

如今这个边界被打破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迟到了多年的支付牌照,能否让华为后来居上?

讯联智付多次被转手

讯联智付于2013年6月18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前海注册工作组登记成立,注册地位于深圳前海,由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兴软件”)出资,初始注册资本1亿元。

2014年7月10日,讯联智付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准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业务。并于2019年7月10日顺利完成续展,同时主动终止数字电视支付业务。

官网信息显示,讯联智付的主要产品包括聚合支付,整合了微信、支付宝等主流支付方式,商户接入聚合支付产品可以同时支持多种二维码支付渠道,提供支付、退款、查询、预下单等接口功能;联网通汇,致力于扩大支付应用场景,向证券业机构、直销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客户提供资金支付结算服务。

事实上,在华为接盘之前,讯联智付的股东也曾发生变更。

2016年6月17日,中兴通讯(证券代码:000063)发布公告,出售其全资子公司中兴软件拥有的讯联智付90%股权,作价约人民币3.83亿元。

同年8月10日晚间,中兴通讯公告称,收到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发的《关于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变更股权结构的批复》,同意中兴软件向上海沃芮欧出售讯联智付90%股权。

彼时,按照股权比例计算,讯联智付整体的估值约4.26亿元。作为拥有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业务的支付机构,这个估值在当时并不低。在被中兴通讯控股时,讯联智付最代表的产品就是“中兴付”。

中兴通讯披露的数据显示,讯联支付在2015年亏损了1121.7万元,2016年第一季度就亏损了277.6万元。

一年半之后,上海沃芮欧再次增资讯联智付,成为后者的唯一股东,持股100%。讯联支付的注册资本在2018年1月15日增至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沃芮欧是证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通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关荣。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王关荣还是讯联智付的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证通股份曾打造了支付结算、征信认证、财富管理、综合金融、IT输出等多个金融版块,且拿下第三方支付、基金销售、融资租赁等多个金融牌照。

移动支付时代,支付牌照是“香饽饽”,也是一个经常出现问题的领域。

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多年以来,支付机构被处罚已经是常态化,讯联智付也没能逃脱。2020年11月,讯联智付首次收到央行罚单,因未按规定建立有关制度办法或风险管理措施被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罚款人民币9万元。

且讯联智付曾因“为数据公司强制扣取信用风险评估费”被频频投诉,且部分投诉用户称已经退回损失,这表明讯联智付确实存在该不合规行为。

支付牌照有必要吗?

华为最终没能抵得住“真香定律”。

很早之前,华为就已经有支付业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基于NFC技术的Huawei Pay。2016年,华为与银联合作首次推出Huawei Pay,和Apple Pay、Samsung Pay一样,只需要在手机“碰一碰”触碰NFC设备的瞬间就能够唤起支付界面,而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需要打开程序并“扫一扫”才能完成支付。

目前,Huawei Pay已经覆盖交通、商超、便利、电商、餐饮、生活服务等多个场景。特别是在交通领域,截至2020年末,Huawei Pay交通卡已支持59张手机交通卡,覆盖全国312个城市。

Huawei Pay推出后也引起一波热潮,多个手机厂商都推出了手机Pay。手机Pay实际就是在移动支付环节只提供技术并不直接介入结算。

明明只需要“碰一碰”就可以完成支付,大大增加了效率,但更多的消费者更愿意使用多步骤的“扫一扫”支付。

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占据大部分份额,这是很多手机厂商推出手机Pay的原因之一。但由于支付宝、微信支付覆盖范围较广,通过二维码付款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再者手机Pay还面临收银员培训、场景推广及分润模式等问题。

一位消费者对本报记者坦言,在线下购买商品时很想使用手机Pay,但很多商家并不支持;有支持的商家也基本不用,有的收银员嫌麻烦。

手机Pay在中国市场逐渐走向边缘化。很多手机厂商可以专注海外市场,已经有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持Huawei Pay。

华为的多款手机也支持Huawei Pay,且已经跻身国内手机销量最高的手机品牌。数据显示,华为在2020年全年的手机出货量达1.25亿,市场占有率高达38.4%。

“但仅通过单独的手机厂商,和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智能相比,Huawei Pay的体量要小得多。更何况,2020年第四季度华为手机销量骤降34.5%,且在无芯片可用的状态下,未来华为手机销量持续下降的可能性较大。”上述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也有人称,二维码只是移动支付发展的一个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手机Pay的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NFC支付、刷脸支付、无感支付等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然,此时华为拿下支付牌照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

华为有丰富的消费场景,已经拓展了智能家居、物联网业务、智能汽车等领域。另外,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近日宣布,华为HMS月活用户已经超过5.8亿,华为HiLink生态用户超过5000万,华为连接设备超过10亿台。

上述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有了支付牌照,华为凭借高粘度用户和场景可以开展信贷、消费金融等金融业务,创造更多的支付环境。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