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娜 见习记者 郭怡琳 北京报道
本周五(4月2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52%,报收于3484.39点;深证成指上涨1.02%,报收于14122.61点;创业板指上涨1.31%,报收于2852.23点。医疗器械版块192支股中,上涨104支,下跌81支,涨停3支。
整体来看,本周医疗器械板块走势强劲,该板块主力净资金流入挤入前五。随着市场集体拥抱顺周期、杀估值,医疗器械回调较多,以中证医疗器械指数为例,当前指数的PE-ttm位于历史极低水平即不足33倍,位于2013年年中以来的0.25%分位数。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梳理发现,截至本周收盘,医疗器械板块股价涨幅榜的前3位哈三联、南天信息、柏堡龙领衔涨停。榜单中医美器械企业占2家,从企业分布情况看,虽细分领域较为分散,但与集采相关领域企业无一在榜。医美辅料企业随同类题材崛起涨幅居前。此外,本周云南瑞丽出现疫情波动,口罩需求大幅增加,相关个股上涨。
流通市值方面,记者梳理发现,本周榜单前十位企业市值增幅明显。市值排名表现与上周收盘相比,本周个别股排位变化较大。昔日排行榜一哥爱尔眼科市值增长89.34亿元重返巅峰,通策医疗和泰格医药排位互换,华东医药挤入榜单第7位。
事实上,近期医疗器械板块整体处于调整阶段,个股方面受到政策面影响较大。近日,据各地媒体报道,药械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开展路径已基本明晰。2021年药械集中带量采购明显升级,多个超大区域性联盟、跨区域性联盟相继试水开展带量采购,带采节奏加快。未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将分为省(市)级带量采购、区域性联盟采购、全国性联盟采购以及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四类。地方带量采购与国家带量采购各有侧重,国家药品集采将主要集中在过评品种,逐步扩大品种范围。
研报兴业证券认为,从2020年的冠脉支架全国性集中采购,再到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医保价采中心函文件进行骨科耗材的填报工作,以及近两年各大区域化省级采购联盟对于部分品种的集中采购,预测在国家集中采购产品的基础上,未来省级相关产品的集中采购周期会和国家集中采购同步进行,且在品种上进行更为灵活的补充。
个股方面,哈三联4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内(3月30日、3月31日、4月1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经核查,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也不存在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此外,本周五医美概念股表现抢眼,涨幅位居板块榜首位,其中,哈三联涨停,爱美客、片仔癀等股价大涨。
随着审美观的多元化、自我意识的觉醒,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于医美的态度更加开放和包容。中国医美行业也因此在2015年至2019年实现了29%的高速增长。
机构分析认为,2024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综合对比国内外医美渗透率和消费金额等指标,中长期看,我国医美行业仍有5倍以上成长空间。其中,轻医美过去五年的复合增速超过行业整体增速,其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快、价格起点低、风险较低等优势。在客群不断扩容的趋势下,门槛较低的轻医美已成为众多年轻群体尝试医美的首选,也是各家医美机构拉新的重要手段,轻医美行业渗透率有望进一步加深。
而本周华东医药成为流通市值榜最大赢家,以678.92亿元挤入榜单第七位。本周四当天,华东医药大涨5.21%,报38.80元,成交额298783万元,换手率4.45%,振幅6.94%,量比1.33。资金方面,华东医药近5日共流入2370.5万元,当前交易日主力资金总体呈净流入状态,净流入16525.7万元。
华东医药搭上了医美概念的顺风车,股价大上涨。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传统药企利润空间被压缩,华东医药积极向医美及创新药业务转型,并通过License-in形式,获得了多款医美、创新药产品的中国大陆商业化权利。
但华东医药的创新药,多集中在“me-too”药物的引进上:一方面,它们相比同类药物的临床研发进度,并不占优势;另一方面,相比“first-in-class”,它们问世将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利润空间被压缩,亦考验公司的商业化能力。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传统药企,华东医药左手医美右手创新药的战略过于多元化,“重点不明确”。未来能否形成对业绩的有力支撑,还需要投资者耐心等待。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