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缺芯”加剧, 多家海外车企减产停工「芯片困局之——特斯拉的样本效应」

刘凯 翟亚男 2021-4-30 09:14:15

见习记者 刘凯 本报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面临“缺芯”这一大考验。

自2020年底汽车行业被曝芯片短缺后,全球多家车企已因此遭到减产或停产的处境,至今依旧未能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根据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预测,由于全球范围内汽车芯片短缺,预计今年汽车产量将减少450万辆,相当于全球汽车产量的近5%。

日前,一些海外车企公布了此次芯片短缺可能带来的财务上的冲击,主要以美国车企为代表。其中通用汽车表示,芯片短缺将使它损失15亿至20亿美元。福特汽车也表示,短缺可能会使今年的收益减少10亿美元至25亿美元。

“芯荒”加剧 车企相继停产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国际汽车制造商因缺少芯片被迫减产或停产。其中,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戴姆勒在4月21日表示,因芯片短缺已经影响到全球汽车生产,该公司将削减多达1.85万名员工的工作时长,并暂停德国两家工厂的生产。同日,福特汽车通知员工,由于芯片持续短缺,该公司将把北美主要工厂的停工时间延长一至两周,并且预计,芯片短缺可能导致2021年的收入最多减少20亿美元。随后,三菱汽车发言人在4月23日表示,由于芯片短缺,该公司下个月将在全球削减多达1.6万辆汽车的产量。

在此之前,本田也因港口问题和由此引发的芯片短缺问题对其美国和加拿大的五家汽车工厂实行大规模停产;由于芯片短缺,韩国现代暂停了韩国蔚山第一工厂、马山工厂、牙山市制造工厂以及峨山工厂的运营。此外,通用、雷诺、日产、斯巴鲁等车企也因芯片短缺问题宣布被迫停产。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停产的车企还会越来越多。

多家车企因为单一品类零部件停产,这在汽车工业史上是极少出现的。据博世初步估算,2021年全年的芯片缺口大约会在400万-900万枚。此外,根据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的数据预测,因芯片供应短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汽车制造商损失可能超过140亿美元,全年亏损总额将可能达到61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波及到畅销或高利润车型的生产,损失还可能更大。这对于正在向电气化转型的车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巨大的亏损很可能会令部分资金薄弱的企业难以支撑。

即便不少车企做好了停产计划,但情况随时还可能恶化。据田汽车预测,2021年上半年汽车芯片短缺将得到缓解。而日本精密加工研究所所长汤之上隆则预测,缺芯风波对汽车产业所造成的影响至少持续半年,保守估计还将影响后续1-2年。无论缺芯的影响将持续多久,至少目前来看并没有缓解的趋势,这也是大部分车企的共识。

特斯拉的样本效应

纵观海内外的车企,在这场芯片危机中,特斯拉所受的影响相对还是比较小的。作为最早在量产车上搭载自研芯片的车企,特斯拉早在2019年4月就发布了自家研发的FSD 芯片方案,推出了这一基础上的"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Hardware 3.0自动驾驶硬件系统。特斯拉为什么要自研芯片?马斯克认为,对于车企来说,自研芯片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自定义权、可以更好的去做协同开发,对于产品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并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拉开差距,同时在危机到来之时,不至于被动。不得不说,马斯克确实是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的。

特斯拉在自研芯片上取得成功也引来了众多效仿者与跟随者。大众汽车集团在3月17日表示,将投资70亿欧元,提升集团软件开发能力。该集团近期在数字化领域的工作重心将聚焦于提升软件开发、云计算、互联互通等核心能力。而戴姆勒CEO康林松(Ola Kaellenius)也在2020年底表示,公司将在五年后成为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专注于通过软件服务获得经常性收入。

尽管大多数车企都为解决缺芯做了不少工作,但一款车规级芯片从研发到量产需要24-36个月,这对于刚刚布局的车企来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根本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因此,短期内还是要靠芯片供给端发力来解决困境。

不过,即便有了自研芯片的实力,在普遍缺芯的大环境下依然会受到影响。近日,特斯拉公布了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在2021第一季度共向客户交付了18.48万辆汽车,打破了上季度18.08万辆的记录,但值得注意的是,首季度特斯的产量为18.03万辆,不难发现,目前特斯拉的产量尚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库存存在告急风险,二季度或将受到影响。

日前,特斯拉宣布自4月23日起对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长续航版的起售价上调50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特斯拉一个月内在美国地区第三次对Model 3车型进行价格上调,其中标准续航升级版和长续航版起售价相比一个月前已经上涨了2000美元,整体涨幅超过了车价的5%。可见在库存不足的影响之下,全球“缺芯荒”的到来以及电池成本上升问题对于特斯拉的影响也不可能忽略,或许这就是本次特斯拉提价的主要原因。

不难发现,在这种波及全球的危机下,车企们都该有自研的想法和魄力,但也要考虑自身实力和需求,“多条腿”走路。无论是自研和外采,都该依自身条件所定。亦如特斯拉也未能在这场风波中全身而退,如果一意孤行的进行自研,反而会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合理选择才是最优解。

编辑:于建平 主编:王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