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525100245fMq9yg3N70.png

现阶段人民币汇率更应维持基本稳定

冉学东 2021-5-25 10:34:30

冉学东

从去年后半年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疫情控制逐渐见效,疫苗接种范围扩大,生产生活缓慢恢复,再加上各个国家为了对冲疫情对经济的破坏,都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开始上涨,从石油到粮食,再到有色金属,直到钢铁煤炭等都在上涨,因此输入性通胀成为大家讨论的核心话题。

因此就有人建议,为了应对输入性通胀,我们也可以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适当允许人民币汇率升值。

这个问题的关键要详细分析大宗商品上涨的原因,我们应该看到此次疫情的好转是阶段性的,那么大宗商品的上涨也是阶段性的,并且出现不同阶段的大宗商品上涨也是结构性的。

此次疫情,中国是最早控制疫情并恢复生产生活的,因此最初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上涨,则主要是中国需求恢复的预期推动。国内玻璃和水泥价格指数从2020年4月最低点到2020年底上升幅度分别为64.32%和5.93%。这很明显是国内基建投资带动的大宗商品上涨。

此后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中铜、铝、粮食和石油价格开始上涨,这一波上涨主要的推动力是发达国家的疫情开始好转,引发需求爆发。

4月份以来国内期货市场铁矿石、焦煤、玻璃、线材、热轧卷板和螺纹钢等品种的期货主力合约纷纷陡峭上涨,比如玻璃从4月初的2100无左右上涨到最高2928元,铁矿石从4月初的990元上涨到最高1294元,螺纹钢从4月初的4900元左右,上涨到6158元左右,线材从4月初的5380元上涨到最高6582元,以上价格上涨也就是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这轮以黑色系为主的大宗商品上涨,中国的需求不可忽视。

黑色系价格的上涨除了房地产和投资需求之外,国内为了达成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开始采取诸多措施,尤其是对粗钢产量的限制,对于钢铁价格的上涨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所以为了应对目前比较严峻的通胀形势,除了对于输入性的通胀要警惕之外,国内的宏观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比如信贷投放是否过快,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的如何等等。

其实,从疫情以来跨境资金流动看,也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能出现贸然升值的情况,影响投资者的预期。

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来看,今年1月以SDR结算的量基本维持稳定,1月份下降49亿SDR,2月末下降16亿SDR,3月份则增加了99.97亿SDR。一季度总体略微增加,总体保持稳定。

不过保持以上外汇储备成绩的前提是一季度外贸顺差增幅相当庞大,而外贸是外汇储备变动的最重要因素。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其中,出口4.61万亿元,增长38.7%;进口3.86万亿元,增长19.3%;贸易顺差7592.9亿元,扩大690.6%,近乎7倍。

这就是说我国一季度存在比较严重的服务贸易的逆差及金融和资本项目的逆差,这两项逆差把货物贸易的顺差给抵消了。

数据显示,服务贸易逆差155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逆差523亿SDR,其中直接投资顺差491亿SDR,直接反映资金净出镜状况的一个指标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含当季净误差和遗漏)逆差达2599亿元。

那就是说,如果不是一季度由于国外疫情严重,生产生活恢复缓慢,而它们的生活必需品,正是中国的出口商品,这些需求大增,导致中国出口大增,从而形成庞大的外贸顺差,如此资金流动,可能外汇储备的增减就是另一番景象。

其实去年西方国家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率先控制了疫情,经济生活得到较快恢复,出口就一直向好,顺差扩大,于此同时外汇储备大体维持平衡。情况正如一季度所显示的,跨境资金流入情况是一个紧平衡状态。

同时,我国出口的好转,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疫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产,导致对中国出口的爆发,这种情况在疫情结束后,会逐渐恢复原来的状态。人民币升值可能对中小企业的出口形成较大压力。

而且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需求进一步扩大,对大宗商品价格是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也值得重视。

人民币汇率属于大国重器,汇率制度应该在较长阶段内保持稳定。最近几年人民币汇率逐渐市场化,央行逐渐退出常态干预,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增大,汇率弹性提高,重要的是市场主体也逐渐适应了人民币汇率的这些变化,这对于未来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基础。

因此,央行重申:人民银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是适合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人民银行将注重预期引导,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