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备受关注的“三孩”生育政策终于来了。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近年来,面对生育率下降的问题,中国对生育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全面二孩”,再至今日的“三孩生育”,政策逐渐向鼓励生育的方向演进。
“二孩”效应已减弱
此前,在5月中旬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发通报,当前中国0-14岁人口为253383938人,占17.9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从生育孩次看,2014-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由于生育政策调整的因素,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但是,随着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和“二孩”效应逐步减弱,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
宁吉喆指出,低生育水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生育水平的高低既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随着各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等方面的影响,低生育已经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因此,此次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包括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等等。
学区房会再掀“热潮”吗?
生孩子也许不是一个问题,但“养得起吗”却是许多家庭面对生育选择时难以回避的焦虑。现今社会,生育不仅仅是生育,更牵涉了住房、教育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系统性社会问题。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在《中国生育报告:2019》中指出,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高是抑制生育行为的“三座大山”。而其中,结合了教育与住房的“学区房”令一众家长最为头疼的难题之首。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地30万、40万一平米的“天价”学区房屡见不鲜,甚至西藏也因高考录取分数线较内陆省份偏低,而导致学区房遭到投机炒作。
近两年,教育部门开始关注整改学区房现象,多个城市发布了就近入学、多校划片等政策。在多方努力下,2021年以来,被“爆炒”的学区房已经有所降温。那么,“三孩”生育政策会让学区房再度掀起“热潮”吗?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无须高估这一政策对全国的影响,有实力生孩子的家庭,其实一直没被“抑制”过。从过往“二孩”政策后的楼市走向来看,政策放开对房地产的直接影响在于购房需求的增加,三大需求中改善型需求最为直接,其次是学区房。因此,受益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大户型的需求或有一定增长,而子女的教育也会产生对学区房的需求。但是对于房地产业来说,最为重要的人口因素影响是净人口增长率,放开“二孩”、“三孩”长期来看会产生新增的房地产需求,但其数量并不会扭转房地产走势。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