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715162525QNPpgp1PWt.JPG

成立8年“一条腿走路”,中融基金不迷“外来和尚”,固收大将离职影响几何?

麻晓超 陈锋 2021-7-15 17:04:10

本报记者 麻晓超 陈锋 北京报道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放在现代,这是一个事关企业经营的问题。中融基金总经理黄震曾表示,公司不刻意追求引进明星基金经理,相对更侧重内部培养。

内部培养有诸多优势,但也考验公司激励机制成效、时间成本管控等是否足够优秀。2021年,我国有10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迎来成立八周年,中融基金也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只不迷“外来和尚”的选手,中融基金这些年的“经念好了”吗?

其传统优势业务是固收产品。近期,公司固收业务负责人罗杰在升职约半年后“匆匆离职”,一度让外界对公司业务画上了问号。

对此,中融基金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罗杰离职系个人原因,当前公司固收业务由固收投资部联席总经理王玥担任负责人,在业务方面,公司建立了较为高效和成熟的“投研交一体化”固收业务体系。

同届新秀中排名第五

中融基金现任董事长王瑶,出身证监系统。2013年,一大批新公募基金公司获批成立,她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的证监系统,加入了道富基金。

道富基金成立于当年的5月31日,最初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公募基金公司。控股股东是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外资股东是道富集团旗下子公司。

道富集团当时是管理着万亿美元资产的国际知名机构,这样的专业背景,再加上国内信托系势力的加持,让一众初期高管们雄心勃勃。但外界不曾想到,公司成立初期就遭遇了坎坷,先是总经理离职,后是外资股东撤资。

2013年9月份,即公司成立不到4个月,首任总经理李雪松离职,职位由董事桂松蕾代任;次年9月,道富基金宣布更名中融基金,原外资股东道富集团子公司将其持股的49%股权转让给了上海融晟投资有限公司,至此,中融基金变成了纯中资的信托系基金公司。

王瑶在这一年从督察长的职位上升为总经理。如今,8年已经过去,王已成为董事长。而伴随着这一历程的还有,当年新成立的10几家公募基金公司都在2021年迎来整整八周岁,互相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拉了开来。

Wind数据显示,成立于2013年的公募基金公司共15家。

管理规模上看,中融基金目前处于中上游。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国寿安保、永赢、兴业三家管理规模已突破两千亿元,中融基金约1200亿元,在15家中排名第五。东海、江信、中信建投基金等排名靠后。

若放眼国内整个公募基金管理人行业,中融基金目前的管理规模在约140家中排名第39。

业绩上,若以中融基金传统优势的固收业务收益去看,其处在行业中游水平。

天天基金网截取的区间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融基金债券型产品整体收益略低于行业同类平均:截至2021年6月15日,中融基金债券型产品近6个月平均收益1.5%,行业同类平均2.02%;近1年平均收益3.35%,行业同类平均4.01%;近3年平均收益13.32%,行业同类平均17.58%。此外,同期的货币型产品平均收益率与行业同类平均几近持平。

但中融基金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提供了另一组数据,其固收产品收益略高于行业中位数:据海通证券二季度公开数据显示,中融基金近两年固收产品收益率达7.96%,位列行业54/117。

“一条腿走路”

中融基金成立后在业务上正式发力,是在改名后。2014年10月,公司的货币基金成立,首发规模达223亿元,一度成为当时首发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

2017年,其货币基金获得第三方基金评价机构济安金信评定的“固定收益类五星基金奖”。同年,中融基金还获得了股东增资。

固收产品是中融基金高层口中的传统优势业务,多年来一直在发展壮大,而权益类产品则明显发展不足,呈现了“一条腿走路”的现象。Wind数据显示,在中融基金超千亿的管理资产中,债券型基金近期超580亿元,货币型基金约500亿元,股票型基金规模仅9.17亿元,混合型基金约123亿元。

若与同届新秀相比,这个现象可能更加明显。

前海开源基金也是成立于2013年,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其当前管理规模与中融基金几乎持平,约1228亿元。但前海开源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当前93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761亿元,债券型基金217亿元,货币型207亿元。

不过,同届新秀中,另一只跻身千亿的中加基金,也是“一条腿走路”。后者当前管理规模约1034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0.55亿元,混合型66亿元,债券型超800亿元,货币型130亿元。

类似的权益类产品不足的情况,在整个行业也并不鲜见。有观点甚至认为,这种现象是追求规模排名的行业普遍风气在作怪,因为权益类产品对基金公司投研能力的要求相对更大,若想在规模上突飞猛进,大力发行固收产品是一条捷径。

面对这种现象,监管策略曾调整,据媒体报道,证监会2019年鼓励基金公司发行权益类产品,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以及权益类ETF产品,并加快审批速度;而对债券型基金、债券指数基金等非权益类产品,在申报数量上加以限制,超额在报产品要求撤回。

中融基金核心高管也曾多次谈及权益类产品的发展。

黄震是投研背景出身,2019年升任中融基金总经理。他在2020年谈到公司权益类产品的发展时表示,要加大资源支持力度,比如在人才引进、内部资源倾斜、权益类产品设计和发行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都会比以往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对于权益基金经理的人才引入,黄震强调,中融基金不刻意追求引进明星基金经理,相对更侧重内部培养。

在这一点上,董事长王瑶也曾表达相似态度。她2019年时称,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融基金并没有将“明星效应”作为公司的重要发展模式,而是始终坚持将投研作为公司发展的内驱动力。

引入“念经好的外来和尚”,还是自己培养,或许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但若选择引入,“烧钱”是必不可少的。

内部培养也有诸多优势,比如员工与公司一同成长,核心人才流失度可能较低,财务成本相对稳定可控,但同时也考验公司激励机制成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时间成本管控等是否足够优秀。

成立8年,规模发展初见成效,在公司高管宣称“大力打造权益投资核心竞争力”之际,中融基金传统优势的固收业务动态也引发了外界关注。

一是,中融基金副总经理、固收业务负责人罗杰在升职约半年后于今年6月离职,接任者是谁还是问号;二是,4月份,中融基金旗下中融安泰一年持有期纯债基金宣布募集失败,两件事前后有无关联?

罗杰2017年6月加入中融基金,2020年11月起升任公司副总裁,掌管固收业务。

对于人事变动,中融基金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罗杰因个人原因离职,固收业务现由固收投资部联席总经理王玥担任负责人。

“中融固收投资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国内、国外一流大学,核心成员有十年以上证券投资从业经验。团队针对收益率曲线短端(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曲线长端(长期债券资产)和股票资产,建立了较为高效和成熟的‘投研交一体化’固收业务体系,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形成互补,在不同领域形成投资决策间的相互验证,注重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期望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中融基金称。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