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719150106s88AXbBX2V.jpg

大学生公益创意成推动社会创新生力军:企业家鼎力支持,赋予财富价值新内涵

文梅 2021-7-19 17:48:39

本报记者 文梅 北京报道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的一年,你做了什么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对此,灵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文给出的答案,令听者感动温暖之余,也会激起心中的热情与梦想。这种热情与梦想,来源于公益。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虽因环境所致,无数青年‘四散’于各处,但无数青年亦在各个场域之中,以国家、社会、乡土为纽带,以青年创新践行之精神,能量凝聚于一处。我们与来自414所高校的526支团队一起,互相陪伴,打造了‘创益中国’。”王文如是说。

创益中国在大学生中间的火爆程度超出了王文的想象,他决心把这个活动延续下去。今年5月,以大学生公益创意为宗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1“美灵杯”创益中国·青年创意创业未来计划全新亮相。

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该怎么做?如何避免无谓的资源浪费和虚无的荣誉负担,将最宝贵的资源全部投入到真正有效的公益项目中?《华夏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大学生公益创意成为推动社会创新的生力军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0年12月5日。

“大家好!我是四川农业大学的张小勇,我参与的公益项目是水资源调查与保护计划。”

“我是来自苏州大学的陈思楠,我的团队是苏州大学清华之家,我们是一支贯彻非遗加扶贫加支教三位一体的公益团队。”

“我是宋立琴,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我们的团队叫‘甜瓜奥利给’,关注乡土记忆保护和乡村建设发展......”

1.jpg

参赛同学和主办方负责人王文、企业家郭美玲畅谈公益创想

2020年12月5号的深夜,在无锡市汇普金融大厦23层灵山慈善基金会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一群稚气未脱的大学生将这里围得满满当当。椅子不够用,有些同学就斜靠在书柜边,还有的索性一直站着。尽管屋内的灯光有些昏黄,但依然不难看出,每个人都充满活力,又难掩兴奋。这些同学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参加首届“美灵杯”创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的参赛队员,此刻,他们正在做自我介绍,偶尔有人插话调侃几句,年轻人们瞬时就笑成一片。

据王文介绍,此次大赛由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北京美灵公益基金会、岭南公益慈善学院发起,灵山慈善基金会承办,通过征集公益创意、资助获奖项目的形式,邀请在校大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实践,追寻自己的公益理想,并以此为机发展并实现自己的公益梦。项目创意涉及乡村振兴、教育援助、妇女儿童、生态保护、残障关怀、医疗卫生、文化交流、社区发展、传统文化保护等公益事业发展领域。

彼时,会议已经从当日晚间19:00点持续到了22:00,三个小时的讨论似乎不足以涵盖这些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对公益的诸多追问,何谓“公益”?什么样的公益创意才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类似问题被他们反复提及和探讨着。

“即使是公益组织,你也得想清楚自己的可持续产品是什么,因为你依然会涉及到用户管理和维护,涉及到这个公益项目要回应的社会议题,以及你的产品模型是如何打造的,这一套东西是不能少的。”一位高瘦的男同学结合自己团队的实践经验,对公益创意及产品给出了自己的观察。

“现在有一些生存艰难的草根公益组织,连自个的工资都挣不出来,还怎么做项目啊!现实的发展障碍当然是一方面,但公益组织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坐在角落里、一位看上去文静柔弱的女同学抛出的话题却十分犀利。

“同意!如果对当下中国公益的真实状况和实际需求完全不了解,只是天天在办公室里打着公益的旗号自嗨,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这是你自己臆想出来的公益梦,最后很有可能你打算改变世界的理想没能达成,自己却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一位来自南方高校、自称“胖子”的男同学一脸认真地说。他的观点赢得了在场不少同学的认可和赞许。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话题讨论似乎一直没有要结束的意思,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日程安排,始终安安静静站在一个角落,微笑着听大家发言的清秀女孩打断了大家的发言:“各位同学,时间关系,咱们今晚的讨论就到这里。”

她叫杨茂敏。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杨茂敏2018年大学刚毕业就加入了灵山慈善基金会,目前担任青年与国际发展部门项目主管。杨茂敏说,之所以在毕业时没有过多犹豫和选择,一门心思加入基金会工作,其实和大学时期自己的那段公益创业经历有关。大二那年,杨茂敏和团队伙伴开始尝试在传统公益模式下对草根公益组织的造血模式予以创新。那段时间,他们做了很多探索,也有一些小小的收获,最终发现公益组织的发展与可持续其实是一个比较系统和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投入,需要更多公众关注和社会建设。

据杨茂敏介绍,首届“美灵杯”创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的发起初衷是给予那些内心装着美好,准备背上行囊的青年一些陪伴和支持。但因为大赛是首次举办,所以应如何走近这群大学生,如何陪伴、支持和赋能等问题,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更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此次活动竟然吸引了来自全球414所高校526支团队报名,项目执行地覆盖30省104市,其中还有众多团队因为错过了报名时间不断地在他们的发布平台后台留言,询问是否可以参加。这么大的参赛体量,如何甄选最为契合的团队和项目,又如何高效优质的执行,更让他们犯了难。最后两周时间,组委会6位成员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526支团队的一对一沟通,最终有310支项目团队入选初赛。经过激烈的复赛和决赛,此次大赛的金奖被SUMMIT、TC plus、甜瓜奥利给等三支团队夺得,另有5支团队获得银奖,11支团队获得铜奖。

采访中让《华夏时报》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由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四所知名高校大学生组成的“甜瓜奥利给”团队,他们积极自信、勇敢热情,凸显了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特质。团队代表宋立琴在现场动情地讲述了她和伙伴们如何发现西北农村地区的公益需求,如何实地调研反复论证,又如何最终完成项目执行的整个过程。

“这段历程对我而言,是一种欣赏,是一种欣喜,是一种感激,更是一种感动。我不仅体验了行动,精神层面的提升更是无比美好。在那些头脑风暴不断迸发和灵光乍现的过程中,我所寻找的答案似乎愈加清晰,我坚定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那条注定艰苦却不会设限,且可以利他的公益之路,或许这就是我们这次探寻本身的意义所在。”宋立琴说。

企业家鼎力支持青年公益 赋予财富价值新内涵

作为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的参与者,对活动给予如此肯定就是最大的褒奖,而对活动组织者来说,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远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

在杨茂敏看来,此次创益大赛的亮点在于突破“定式化”和“单一化”,强调注重体验和执行过程。此外,这次活动的项目设计概述有别于一般的商业计划书,要求参赛团队要在500字以内清晰梳理项目核心。“我觉得大学生创益大赛最可贵的就是充满青春活力与大胆想象,没有窠臼和条框限制。但仅就项目计划书的撰写来看,还有不少亟待完善提升之处,他们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完善自己,沉潜内修,建立起青年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被外界的规则所限制与左右。”

谈及“创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时,王文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学生做什么不重要,做成什么也不重要,做,才重要。”

王文告诉记者,大赛设计之初,他和团队伙伴其实不曾预想到赛程会“如此之长”,过程如此之丰富,参赛队员如此之热情。“因为看到了来自各地大学生展现出的蓬勃力量,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做陪伴,通过诸多设计模式来引导大学生们如何设计一个公益项目,其核心又怎样得以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们把项目落实好,这需要多种专业力量的结合,诸如财务能力、分析能力、撰写能力等。这一路走下来,十分辛苦,但收获满满。”王文不无自豪地说。

35岁的王文是已经有十多年公益经历的“公益老兵”,对公益有着深刻独到的认知和理解。他深知青年人对社会公益的践行和带动所产生的正向力量,因而他带领下的灵山慈善基金会一直以来都把青年成长与青年公益力量培育作为机构发展的重要内容。王文表示,这么多年来,从春晖使者行动引导数百支大学生团队到中西部地区支教调研,到春晖高中助学计划中的成长陪伴板块,泰北华文教育项目中的国际志愿者支教,再到对几批青年人产生深远影响的春晖论坛,还有联合多方打造、由他担任院长的岭南公益慈善学院在青年领域的深耕等,不光是对他个人,也对灵山慈善基金会的伙伴乃至整个机构都注入了前进的动力。

王文坦言,创益中国在设计与推进初期,还真没有考虑过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因为他相信,青年大学生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是被寄予厚望的希望之光,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当他跟世纪长河集团董事长郭美玲提起这场大赛,并分享了自己对于青年公益的认知和思考后,郭美玲不仅给予了非常大的肯定,而且慷慨支持了大赛的全部费用。

听闻记者提及此事,郭美玲十分低调谦虚。她说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企业家,愿意尽己所能,帮助那些青年人的发展与成长。因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若能助力他们奔跑于梦想之路且有所成就,不仅可为自己的人生带来更多喜乐和满足,也为财富的价值赋予了更深的内涵。

“创办这个公益大赛的初衷,绝非简单的汇总梳理一些大学生的公益创意项目、颁发一些奖项那么简单,而是希望大家都能本着纯粹美好的公益之心来参与此次大赛,在参与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公益的真正涵义和社会价值。参与和努力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义。”郭美玲说。

2021年5月,脱胎于去年创益大赛的2021“美灵杯”创益中国·青年创意创业未来计划已经全新启动。杨茂敏告诉记者,今年活动主题立足“乡村振兴”;招募范围从去年以大学生为主放开到35岁以下青年群体均可报名;内容方面新增了创业辅导和后期孵化支持,拟邀请一些企业家导师,参与创业指导与投资,这也意味着,所有参与者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将从理论层面更多落地,体验和深入实操。

截止到7月4日,组委会对221支团队复审项目书进行了审核工作,针对团队建设、分工和运营经验,项目可行性,创新性,社会效益及项目表达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评,最终确认了复审晋级的150个项目。据悉,本次活动预计在10月举行决赛,届时花落谁家,值得期待。

“这次活动的奖金设置最高8万元,希望有想法有实力的大学生朋友都来展示一把自己的实力,让我们为你骄傲!”王文笑道。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