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721124937NeGgWB2Bh5.jpg

公益慈善参与控烟行动背后:拒绝烟草捐赠,仍需凝聚行业共识

隋福毅 2021-7-21 18:21:38

隋福毅/文

当今社会,“吸烟有害健康”的观点逐渐成为社会普遍认知。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有力守护者,公益慈善行业在控烟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解公益慈善行业在控烟方面的实际情况,中国慈善联合会和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委托北京市朝阳区康众卫生教育服务中心对社会组织接受烟草捐赠情况进行了调查。

7月19日,《中国社会组织接受烟草捐赠情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和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社会组织参与控烟行动座谈会同时举行。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和控烟领域机构、社会组织、高校、媒体等领域的30多名代表与会,深入探讨社会组织如何助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控烟工作。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表示:“每年,全国因吸烟引发的疾病耗费了大量医疗资源以及资金,对公众的生命健康也产生了极大威胁,这一问题足以引起我们关注。作为社会组织,我们应该尽早向公众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积极加入控烟行动中,为保障人民健康、建设无烟环境而努力!”

拒绝烟草捐赠未成共识

据了解,《报告》共有429份样本数据,包含213家基金会,134家社会团体和82家社会服务机构。《报告》显示,仅有8.4%的社会组织接受过烟草行业的款物捐赠或参与过涉及卷烟广告促销活动。从绝对数据上看,这一数字并不算高。

但与此同时,近六成社会组织认为可以接受烟草行业捐赠,坚决拒绝为维持运营需求而接受烟草行业捐赠的社会组织只有19.8%。这一数据表明,社会组织并未充分形成抵制烟草捐赠的自觉性。

其实,抵制烟草行业捐赠在《慈善法》中早有规定。

《慈善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违反法律规定宣传烟草制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法律禁止宣传的产品和事项。

不过,对于现有的《慈善法》,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认为,目前的规定只是在强调不能用捐赠行为去宣传,但并未全面禁止烟草捐赠。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正式启动对《慈善法》的修订工作。多名专家学者就推进《慈善法》修订纳入控烟内容展开讨论,呼吁进一步限制或取消烟草捐赠和赞助。

据中国慈善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刘佑平观察,现行条件下,烟草行业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依然开展慈善捐赠。不少地方慈善组织因为法无明文禁止及对资金的需求,继续接收着地方烟草企业的捐赠。

同时,刘佑平也表示:“控烟涉及到公众健康权、环境权等权益,也是慈善法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慈善法修法的大背景下来讨论社会组织参与控烟,也有特别的意义。”

金锦萍建议,从控烟来说,《慈善法》应该设立一个更严格的规则,例如,任何慈善组织不得接受烟草行业组织的赞助,从源头上真正杜绝问题发生。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马剑银则认为,从法理角度来说,烟草行业收入是合法的,因此关于禁止烟草行业捐赠这件事儿,虽然可以倡导,但很难完全禁止合法财产捐赠。不过,马剑银进一步指出,虽然不能禁止,但可以通过具体措施极大限制烟草捐赠行为,例如烟草企业捐赠不享受税收优惠,烟草企业不能出现在社会组织的捐赠名录等。

多重途径参与控烟行动

除了抵制烟草行业捐赠,公益慈善行业还可怎样参与到控烟行动中?

在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叶大伟看来,基金会可从服务对象、核心利益相关方着手寻找参与切口,在公益项目中落实无烟政策。

据了解,在姚基金的体育支教项目中,为了向支教志愿者和孩子们倡导无烟政策,姚基金在支教志愿者指导手册、标准化赛事手册等文件中都明确了无烟的要求,在所有比赛现场都制作张贴了控烟海报,邀请明星、运动员等共同参与,打造无烟赛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栗燕杰表示,作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控烟行动已于2019年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中,它也属于《慈善法》所明确的慈善活动。“我们国家虽然在法律层面对控烟做出了一定要求,但为了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社会组织可以把戒烟相关的研究、宣传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针对控烟制度落实不够的地方,栗燕杰还建议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可参与到与控烟相关的制度落实和司法审判,以及参与或支持相关审查、举报,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等方面的行动。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支修益认为,目前社会组织参与控烟行动更多是“单打独斗”。他建议社会组织应该抓好日常机制建设,争取早日实现联合行动。

中国慈善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刘佑平表示,现行《慈善法》规定了慈善活动是公益活动,包括促进卫生等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从慈善的本源和慈善活动的使命看来,慈善应当助力于、致力于“健康中国”的建设。慈善行业,包括慈善组织、志愿者、从业人员等力量应当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广泛参与控烟行动,帮助公众提升科学认知,维护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权、环境权等公共利益,促进健康中国远景的实现。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