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814114351vlh8GYErJF.jpg

海运费暴涨之下中欧班列运量激增:用时更短,费用更低

张智 2021-8-14 22:03:06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长长的货运列车满载着货物,从这里驶向欧洲。这是中蒙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中欧班列中部通道的唯一出入境口岸。

近期来,随着海运价格和船公司费用飙涨,多个口岸的中欧班列运输量开始出现明显增长。

截至8月9日,该站共检查验放出入境中欧班列1543列,同比增长20.2%,出入境中欧班列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前30天突破了1500列。为了保障货物运输,当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7×24”全天候通关,全力保障中欧班列安全高效通行。

“一方面,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确实更短,单程仅仅只要20天,而海运最快是1个半月,但现在航运集装箱紧缺,订舱经常排队,特别是货物不多的时候,还要到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进行中转,时间充满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海运价格上涨,中欧班列的费用已经低于海运+内陆运费,相比之下,优势明显。”北京吉卡斯国际酒业总经理刘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热度持续飙升,开行频次、货物品类、货物运量均创新高。

《华夏时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7月份,中欧班列运营品质持续提升,全月开行1352列、运送货物13.1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8%、15%。

这已经是从去年5月起连续15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自今年5月以来连续3个月单月开行超1300列,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中欧班列发力国际供应链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我国进出口成绩屡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心剂。其中,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往返于沿线国家,中欧班列的繁荣,见证了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

在中国外运河北分公司国际货运部总经理王宇看来,中欧班列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可以加快高端产品的订单交付周期及原材料组织的周期,从而缩短供应链的一个循环,这就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现金流会更充裕。而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增多,运力提升,规模加大,又进一步增强其稳定性,市场的信心更足,形成了良性循环。

特别是因受疫情影响出现堵港的情况下,解决了许多企业出口的燃眉之急,为稳定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助力“中国制造”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数量的不断增长,中欧班列日趋成熟,开行质量效率不断提高。”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有效应对国际市场复杂多变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鼓励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完善对外经贸合作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愈发密切。

“铁路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加强运输组织,提高运营品质,推动中欧班列安全稳定运行和持续强劲增长。”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表示。

同时,各口岸通道能力进一步提高。当前,霍尔果斯、二连等口岸站已经扩能改造完成,铁路部门正在加快推进满洲里、阿拉山口等口岸站扩能改造工程,积极配合口岸监管部门提高通关能力和作业效率,实现中欧班列稳定增长。1月至7月份,西、中、东通道运量同比分别增长44%、18%、35%。

作为新形势下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载体,中欧班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承担着历史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势明显

自去年疫情以来,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保障中欧贸易往来,实现逆势增长和安全稳定运行,畅通国际合作防疫物资运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物流通道,彰显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大生命力。

数据显示,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优势,对防疫物资实行快装快运、应运尽运,积极助力国际抗疫合作。7月运送防疫物资21.5万件、1257吨。

值得注意的是,在郑州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后,国铁集团调度中心准确掌握中欧班列在途运行位置,密切关注水害地段通过列车情况,分阶段推算列车通过水害地段时间,及时发布调度命令,做出运输组织调整,减少积压和滞留,共组织迂回运输50余列。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调整班列计划,抢修陇海干线。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郑州中心站加强与地方政府和郑州局集团公司联系,安排人员对电力、通信等设备进行抢修,协调救援队伍对海关监管区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杀,确保了郑州始发中欧班列及时恢复正常开行。

“中欧班列具有稳定高效、覆盖范围广、全天候的独特优势,市场需求旺盛,已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铁路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运输组织,完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布局和中欧班列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述国铁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