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210820150641vmtfd4vsjK.jpg

捐款用在何处?爱心需要反馈!公益行业如何用“数字化”连心捐受双方

陈柯宇 文梅 2021-8-20 16:07:57

本报记者 陈柯宇 文梅 北京报道

据腾讯基金会和腾讯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2021》,虽然近七成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对数字化有需求,但矛盾的是,高达66%的公益组织对数字化投入金额低于总募资额的1% 。

目前,公益数字化的需求已成为公益组织共识。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卢玮静认为,“捐款人跟受益人的分离,使整个公益资金链条上的信息产生极大不对称,但捐赠人迫切需要善款使用的细节反馈,这就需要信息枢纽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介入。在我们传统的官网之外,公益数字化可以为此提供更丰富的选择余地。”

公益行业的数字化建设之路并不顺畅。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项目总监陈颋贤指出,现下国内大多数公益组织收集数据、使用数据的意识较弱,即使有数据意识,又因数据的结构化程度较低,导致最终无法获得数字化带来的价值。

公益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

灵析是一家专业为非营利机构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公司,据其系统数据和调研统计,目前约有93%的公益机构仍处于半手工半信息化的阶段,而信息化建设已经契合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逻辑,进入数字化初期阶段的机构仅占5%左右,如爱佑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

这意味着,中国公益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7月底,深圳市图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NGO2.0)在腾讯北京总部大厦举办了“京津冀地区基金会数字化能力建设工作坊”,来自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壹基金、北京协作者、中国发展简报等公益伙伴参加了本次活动,共同探讨公益数字化的出路。

到底何为公益数字化?其本质为何?灵析联合创始人、CEO郭润苗认为,对公益机构内部来说,数字化是指其呈现的核心数据资产,公益机构在行动中会收集一系列的量化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机构的未来发展,例如对未来潜在病例数量的研究等。对整个公益行业而言,数字化是一种手段,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提供服务,例如捐赠人捐赠后可以立即收到电子票据,获得即时信息反馈,使整个公益行业变得透明、高效、可信。

截至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公益机构进入了数字化的初级阶段。“大部分机构收集数据都只是为了完成日常工作流程,并没有将数据反馈用于预测工作等。此外,很多机构最有价值的业务数据都掌握在财务手里,而财务对业务并不了解,这就导致双方产生冲突。”郭润苗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

因此,NGO2.0技术总监、MIT新媒体行动实验室副主任谢栋指出,公益行业数字化的三大方向分别是:组织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传播数字化。数字化的参与者必须包含高层领导、项目官员、用户代表、信息化技术专家。“数字化战略规划是一个战略部署,最终目标是推动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并达到总体成本最低。架构包括基础设施、使用标准和安全策略、数据资源分布策略、系统集成策略。”谢栋说。

灵析在多年的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实践准则:数字化是手段,转型是目标,首先要以更好的客户服务为中心;二是坚持积累数据资产,坚持管理和产品迭代改进;三是重视流程制度和人员培训,塑造数字化成就感;四是不倡导过度追求先进高科技,寻找合适的就可以;第五是对服务商的建议,要赋予机构伴随工作自动化沉淀数据的能力。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很难成功,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把数据沉淀下来,最后达到数字化的成果。

形成数字化思维模式是第一步

公益行业数字化之路道阻且长,在河南暴雨时期,公益力量救援从实践层面体现了数字化的迫切需求。

卢玮静介绍道:“就本次河南洪灾来讲,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提供的救灾地图非常有效,但要想确定具体需求和准确的需求地点还有差距,数字化在此场景中的使用本应表现更佳。除了‘救命文档’、救灾地图等,如何合理分配救援力量,不只凸显‘明星灾区’的需求,而是让更多受灾严重地区相关信息纳入信息库、获得关注变得十分重要。在整合协调不同救援需求间方面,数字化值得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在此次的河南救灾行动中,公益数字化还面临另一个困境:暴雨导致断电、网络系统崩溃,在信号极差的情况下,数字化能否继续发挥作用面临考验。

其实,在河南暴雨暴露出的数字化问题之下,还有一个本质问题值得关注,即对于公益行业,数字化本身是目的还是手段。谢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们到底是要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做公益,从而推动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还是要最终让公益本身的发展为数字化服务,这个问题对行业共建有重要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尽管存在种种困境,目前仍有几家公益机构的数字化进展走在前列。中国扶贫基金会信息技术部主任贾坤从数字化实际案例出发,分析了基金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他介绍,经过十几年探索,至今,中国扶贫基金会在IT人才和团队培养上已走在行业前列。扶贫基金会每年都会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大量投入,目前,已做到内部流程在线、收支管理在线、公众筹款在线、项目管理在线。

面对公益数字化的阻碍和现状,陈颋贤提出:“公益组织如想实现数字化,需要先具备数字化组织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全局观,即从全局整体思考如何收集、处理、使用数据的意识和思路。”

具体来讲,陈颋贤认为,首先要通盘考虑不同角色的需求,破除不必要的信息“盲盒”;其次,要精细化描绘和观测用户旅程,用对的策略找出对的对象;再次,通过自动化提升流动效率,释放专业能力,快速和持续优化;最后,用数据关系描述和展现机构工作的真实性与可能性。

见习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